她開始是這個包的女主人了。
這個感覺真好。
她回到項目部,立即有人注意到她的包。
宮利民的女兒大學即將畢業,正在工地上實習。
她見胡風容挎有一個跟她幾乎一樣的包立即大叫起來:“胡姐姐,你這個包好漂亮,是從哪裡買的?”
胡風容驕傲地說:“專賣店哦。”
宮利民的女兒馬上說:“我也有一個。”
她從房間裡拿出來後,立馬泄了氣。
因為無論款式還是氣質,她的包不在一個層次。
胡風容問她:“你的包多少錢?”
“一萬多。”
“難怪,我的四萬多,一分錢一分貨,自然不同。”
有的人不服地說:“不會吧,一個包要四萬多。”
胡風容堅決地說:“你到網上去查一下。”
有人真的查了,然後,發出了一陣尖叫:“啊,胡姐這個包真有四萬啊!”
這聲音直入胡風容的心扉,使她心裡異常的舒服和快樂。
其實,她知道這個包的成本也就幾十塊,但它能產生羨慕,產生尊嚴,進而產生尊重,這就是幾十塊錢所帶來的切切實實的利益。
也就是所說的名牌效應。
這也是大家趨之若鶩的根本原因所在。
她的男朋友聽說她買了一個四萬多元的包,格外地興奮。
他興奮的原因是,他拿到駕照快一年了,一直沒有買車。
沒有買車的原因是沒錢。
現在女朋友突然有錢了,他迅速意識到他的機會來臨了。
在這點上,他還是有絕對把握的,因為每次外出,都是她掏的錢。
男人會因錢而瘋狂,女人也會因愛而失去理智。
在他眼裡,胡風容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女人。
他十分痛苦地向她訴說了沒有車的苦惱。
他說因為沒車,公司領導幾次準備提拔他,因為形象不佳慘遭否決了。
男朋友說話的時候,表情像得了絕症,瀕臨死亡的那種,眼眶裡似乎有淚花在打轉。
他指著自己的胸口說,是真的,領導說我沒有車,不配當領導。
胡風容迅即哈哈大笑:“放屁,你放屁,想買車就買車吧,編這些沒用的理由乾啥。”
她認為男朋友真的應該買車,應該有車。
這時,兩人出去很方便。
有時候想“震”一下也可以。
她在網上第一次看到了“震”這個詞,非常的好奇。
她問男友:“震是不是兩人在車上跳來跳去,然後讓車子產生震動?”
男友有點懵,含混地說:“差不多吧。”
“這個是不是很快樂?”
“差不多吧。”
後來她弄明白了,似乎不是。
她很想弄明白到底什麼是“震”,快不快樂,於是,她認為她男朋友買車是必須的。
利用休息時間,她與男友一起來到一家4S店。
在車這方麵,胡風容基本一竅不通。
她的任務就是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