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梅眨眼間,就上來了四個菜,有青椒炒臘肉、清燉雞、白菜、獅子頭。
看到獅子頭,陳文化頓感喉嚨裡有水在朝上湧。
這才是他最喜歡吃的。
食堂經常有這玩意賣,但他總是買不到。
他向廚師和蔣家梅提出過多次,希望增加數量,但都被他們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麻煩。
蔣家梅由此也知道了陳文化這一嗜好,以前她不在乎,但如今不同了。
她覺得這個獅子頭很重要,可以抓住陳文化的心。
很多人都說,要抓住男人的心,必須先抓住男人的胃。
陳文化的胃就是獅子頭。
為此,她特意做了這個獅子頭,加了很多肉。
以前食堂做獅子頭是不加肉的,最多加點肉末,然後加很多麵粉,至少是百分九十八的麵粉,用油炸,再蒸,看起來金黃黃的,全是肉,其實都是麵粉。
但賣的時候,是按肉價賣
但陳文化就是吃不到,有時想聞聞獅子頭的味道都很困難。
就算偶爾一次吃到,由於滿嘴是油,他以為肉都融化了,以為它就是獅子頭。
其實,獅子頭不是這樣的。
蔣家梅會做獅子頭。
她今天做了十個,想十全十美,當然,也想讓陳文化吃個夠。
廚師把豬頭肉也炒好了。
他端了上來。
與剛才的香味有點不同,現在飄來的香味似乎更濃一些。
廚師把豬頭肉放在陳文化麵前。
“文化,你嘗嘗我炒的豬頭肉。”
陳文化最想吃的還是獅子頭。
他已經把目光對準了獅子頭,正準備行動時,廚師突然乾擾了他的動作。
他隻好把目光收回,瞄準了豬頭肉。
他吃了一口,發現豬頭肉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難吃。
不僅不難吃,而且豬頭肉進嘴巴時,是滿嘴的香味、甜味,夾著一股濃濃的茶油香氣,直衝心肺,讓人十分清爽。
他不由自主說了一句:“豬頭肉好吃。”
他忽然記起來了,他以前也吃過這家夥炒的豬頭肉,似乎味道不對。
苦、澀,有豬毛,有時還有燒焦的糊味。
當然,他不好意思提以前的豬頭肉。
他隻好說現在的豬頭肉。
他由衷地說道:“師傅,你炒的豬頭肉真好吃。”
廚師很得意地說道:“你知道,我今天是特意為你炒的,我放了桃坑山中的茶油。”
桃坑茶油是沙林市非常有名的食用茶油,市場一般沒有賣,一是貴,150元一斤。二是少,全年產量隻有一萬餘斤,一般需要從山中農戶家中訂購才行。
他搞來了二斤,自己舍不得食用,林老板、金少南也不行,隻有朱天政才行,柳萬鋒也可以。
陳文化本來是不行的,是沒有資格的。
但是,他忽然聽說陳文化繼承了他母親的億萬家產,如今是億萬富翁了。
他馬上認為陳文化可以吃桃坑茶油了。
他炒豬頭肉,不僅用了桃坑茶油,而且還加泡椒、大蒜之類香料。
以前食堂炒豬頭肉,是沒有的,當然,最關鍵的是,他把豬頭上的毛拔得乾乾淨淨,一根小毛都沒有。
陳文化很反感豬頭上的毛,說了很多次,豬頭上有毛。
當時,他是小工,所以他說的話無效,所以導致陳文化非常厭惡豬頭肉。
不過,他今天不討厭了。
他誇了廚師幾句:“師傅,你做的豬頭肉真好吃,謝謝你!”
廚師很得意地說:“以後你天天來吃,我天天給你做。”
說完,他心裡倏地有了一點小緊張,如果陳文化不是億萬富翁呢?我還天天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