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界,落雲池。
此處乃是青衣娘娘的沐浴之所,取月光為泉,日精為火,靈脈彙聚,清霧繚繞,恍如仙境瑤池。
仿佛九天之雲都落入了此池中,湯如白玉,芳香馥鬱。
凡人沐浴此池可強身健體,百病皆消,修士沐浴,更能提高修為,滋養肉身,堪稱是一處洞天福地。
然而落雲池的主人,青冥界的娘娘,卻並未沐浴,而是坐於池邊蓮台之上,腦後仙輪流轉,呈七彩之色,聖潔而縹緲。
她雙眸閉合,一隻纖纖玉手輕攏慢撚,暗合九宮之數,恰似蓮花盛開。
落雲池中起波瀾。
一個玉人正在池中沐浴,朦朧的仙霧中,可以隱約看到那比玉還白的肌膚,玲瓏剔透的鎖骨,以及上麵晶瑩的露珠。
如墨的青絲在水中漂浮,宛如最名貴的錦緞,又好似一條妖嬈的青蛇。
“姐姐,何必如此拘謹,不妨下池來一同沐浴?”
頓了頓,她調侃笑道:“看姐姐這般聖潔端莊的模樣,妹妹倒真想看一看,姐姐脫了衣裳,赤條條的樣子呢~”
她的聲音宛如玉磬,又似山間流水,花中鳥鳴,自然靈動,隨性無拘,即便麵對這位大名鼎鼎的青冥之主,竟也敢出言調戲。
青衣娘娘緩緩睜開雙眸,氣質越發聖潔威嚴。
“穿衣如何,赤身又如何,紅顏白骨,南柯一夢,太真,你也算是成仙得道的人了,如何還看不破那肉身皮囊?”
青衣娘娘的修為愈發深厚了,此刻隻是娓娓道來,卻自有天地共鳴,道音相隨,帶著一種難以言喻又震撼心魄的奇異力量。
池中的太真卻不吃這一套,她嬌笑一聲,道:“姐姐若真不在乎這身皮囊,為何還要修這落雲池?”
青衣娘娘坦然道:“修行不夠,依舊留有執念。”
太真笑道:“姐姐的執念,不會便是……我那英俊又可愛的小師弟吧。”
青衣娘娘神情不變,冷然道:“太真,李道玄是我徒兒之道侶,有些玩笑,不可亂開。”
“呦,姐姐生氣了呢~”
太真美目流波,笑道:“怎麼一提到我那小師弟,菩薩一樣的姐姐,就突然變得像人間女子了呢?”
青衣閉上眼睛,淡淡道:“據說你在終南山消失後,李道玄便派蟄龍和不良人四處尋找,這些年從未放棄過。”
太真臉上的笑意一滯。
“堂堂大唐國師,為何會對他的師姐如此念念不忘?”
“你們在終南山的那段時間,到底經曆了些什麼,諸葛箐這個名字,為何會被人故意用道法掩蓋,混淆天機?”
太真眼中露出一絲恍然,似乎又想起了那段山中歲月,她扮演諸葛箐,和小師弟玩得不亦樂乎。
小師弟會講故事,會作詩寫詞,會陪她一起看日出,喝百花醉,還燒得一手好菜,茶茶也很喜歡他。
那是她最難忘的一段歲月,可惜諸葛箐和李玄的故事戛然而止,書本上的墨跡永遠停留在了第四回。
第一回,兩人相識,她指點了長安失目案的線索。
第二回,她釀好百花醉,施展顛倒陰陽的大神通助他突破到陰神後期。
第三回,因一本《柳生傳》讓兩人的關係更進一步,她送上鳳凰精血助其完成四聖大陣。
然而到了第四回,因為兩人有了肌膚接觸,使西王母的意識受到刺激,暫時掌控了身體,差點殺死了他。
於是她不得不帶著茶茶離開了長安,從此隱姓埋名。
現在想起,那竟已是五年前的事情了。
“太真,伱此次前來找我,加固封印是假,恐怕彆有心思吧。”
青衣娘娘眸光清澈,似乎看透了人心。
太真剛想說話,突然神色一動,連忙低頭沉入了落雲池,隻留下一圈圈漣漪。
一隻紙鶴飛來,仙光一閃,變為了李道玄的模樣。
他望著落雲池邊的青衣娘娘,目光一柔,輕聲喚道:“青霓,我——”
青衣娘娘突然睜開雙眸,檀口微啟,輕輕一吹。
青風浩蕩,竟直接將李道玄的元神虛影給吹散,紙鶴也仿佛失去靈魂一般,晃晃悠悠地落下,變成一張符紙。
青衣娘娘伸手接住,望著上麵的文字,眸光微微蕩漾。
咕嚕~
太真從池中探出螓首,長發已經全部被水打濕,沾在清麗絕美的麵容上,眉心的那點朱砂更顯殷紅。
“嘖嘖,青霓……”
她向前遊去,在池邊托著玉腮,皎美的身段在水中若隱若現,用一種刻意誇張的口吻喊道:“青霓,青霓~”
青衣娘娘冷哼一聲,屈指一點,池水聚攏化作一朵蓮花,將太真全部包裹了進去。
但是那聲音依舊在蓮花中隱隱響起。
“青霓姐姐,你怎麼惱羞成怒了?”
“妹妹做錯什麼了,你明說,我改還不行嗎?”
“好不好嘛,青霓~”
嘩啦!
水蓮花飛濺,太真飛身而出,玉體驚鴻一現,池邊的雪紗白裙自動飛來,裹住那無限美好的風景。
未穿鞋襪,赤足如雪,輕輕點在清澈的池水上,蕩漾起絲絲漣漪。
“青霓——”
她正要繼續調侃,卻發現岸邊已經空空如也,人去樓空。
……
陰山。
李道玄和師妹太薇盤膝坐於雲中,一邊看守著那座地宮,一邊等待各派高手到臨。
“師兄,除了咱們龍虎山,其他宗門的陽神境真的會來嗎?”
太薇有些懷疑,她雖然知道師兄現在是大唐國師,今非昔比,但是那些修成陽神境的大能,要麼喜歡閉關,要麼就是隱遁避世,神龍見首不見尾。
就算師兄的紙鶴能找到他們,他們也未必肯前來吧。
能修成陽神境的人,往往都有著自身的傲氣,怎會甘心聽從一個後生晚輩的差遣?
對於師妹的疑惑,李道玄隻是微微一笑。
“算算時日,來與不來,應該馬上就能見分曉了。”
這次他搖了許多人,甚至一些人都從未接觸過,那些人會不會來,李道玄也拿不準。
來了便是朋友,不來亦非敵人,隻不過此戰之後,再想當他李道玄的朋友,獲得大唐的扶持,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來了,好強的劍氣!”
太薇劍眸一亮,露出強烈的神采,望向南方。
一道道劍光飛來,化為無數道身影,或少年,或青年,或暮年,皆身穿道袍,背負長劍,氣宇軒昂。
為首的是個頭戴鬥笠,背負劍匣的老道士,他須發皆白,皮膚枯黃,但那雙眼眸卻如雪照寒江,灼灼如炬。
人未至,爽朗而豪邁的笑聲便豁然響起。
“哈哈,李小子,你遍請天下陽神,怎麼唯獨漏了老道?難道是看不起我許青玄的劍嗎?”
緊跟在他身後的萬壽宮掌教吳秋白聲音朗然,鏗鏘如劍。
“萬壽宮辟穀中期以上的弟子,共三十四位,全部隨師祖參戰,聽憑國師調令!”
李道玄微微一怔,望著那一雙雙或是激動,或是平靜的眼眸,心中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