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
地球,中國,北京。國家航天局深空探測與快速響應中心。
深夜,中心內卻燈火通明,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幾個小時前,那套專門為接收特定深空信號而升級改造的、極其敏感的新型量子陣列天線,再次捕捉到了一段異常信號。
與一個月前那次令人將信將疑、甚至懷疑是某種極高明騙局的信號不同,這一次,信號的強度、清晰度和指向性都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它依舊源自柯伊伯帶之外的深遠空間,那個理論上空曠寂寥的坐標。
而最讓中心首席科學家李振國教授脊背發涼的是——這段強大到不可思議的信號,其最外層的加密握手協議和冗餘校驗碼,竟然與多年前徹底失敗、已被封存進絕密檔案的“天問五號”載人火星任務所使用的通訊協議完全一致!這不是簡單的模仿,其編碼風格、隨機數生成器的特定算法偏好,甚至一些因當年技術限製而留下的、僅有極少數核心參與者才知曉的微小瑕疵,都一模一樣。
“這……這絕不可能!”李教授盯著屏幕上滾動的解碼初始數據,聲音因震驚而微微顫抖。“‘天問五號’……王星辰……他們的信號在火星軌道因特大太陽風暴徹底消失……我們搜尋了數月,最終確認任務失敗……返回艙繞火星飛行三天後返回地球……這加密協議應該隨著火星登陸艙一起消失在火星了才對……怎麼可能……從那個方向回來?!”
“教授!初步解碼完成!信息包開始校驗……校驗通過!我的天……”一名年輕的研究員聲音顫抖,幾乎握不住手中的電子記事板。“信息包內包含的生物特征數據……與王星辰航天員檔案裡的數據匹配度100!還有……還有當年任務預定的、僅在最終登陸階段使用的備用通訊頻率代碼!”
信息被迅速導入隔離斷網的中央處理係統。首先彈出的,是那組無比詳儘的生物特征數據,其精度遠超當前地球水平。數據旁邊,是一張清晰的麵部圖像——正是當年被秘密追授為“航天英模”、“烈士”的王星辰!但他看起來更加成熟堅毅,眼神中帶著曆經風霜的沉穩和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身上穿的更是一件從未見過的、極具未來感的製服。
緊接著,是一段音頻信息,一個沉穩而熟悉的男聲響起,用的是字正腔圓的漢語:
“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決策層暨‘天問五號’任務原控製中心:我是王星辰,原‘天問五號’任務成員,火星登陸第一人選。我並未於2035年在火星軌道犧牲。我的登陸艙在遭遇特大太陽風暴電磁衝擊後,導航通信係統短暫失靈,並被卷入一個無法解釋的空間異常現象。現我已抵達位於數萬光年外的泰蒙星域……”
信息內容比一個月前那次模糊的捕捉要詳細得多,但也更令人難以置信。他描述了穿越後的經曆、泰蒙星域的複雜局勢、一個名為“西迪斯人”的敵對勢力,以及一個更為恐怖、名為“蟲族”的、對所有碳基文明構成終極威脅的存在。他表明了自己現在的身份——一支星際艦隊的指揮官,並重申了尋求與祖國合作的意願,希望能為地球爭取準備時間,並招募誌願人員共同應對未來的危機。
信息最後,附上了一個更為複雜的量子通信協議和頻率,強調這是單次、安全的超窄帶聯係通道。
中心內死一般的寂靜。所有人都被這信息震得說不出話。
“天問五號”……王星辰……太陽風暴……失聯……
這些詞彙勾起了在場所有資深航天人塵封的記憶和痛楚。那次任務失敗是中國航天史上一次沉重的打擊。而現在,本應犧牲的英雄竟然從數萬光年外傳回了信息?這已經超出了科幻小說的範疇!
李振國教授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聲音沙啞卻異常堅定:“啟動最高應急預案!所有數據立刻進行三重備份,物理隔離!在場所有人,簽署最高級彆保密承諾!立刻將情況摘要,尤其是涉及‘天問五號’及王星辰同誌的絕密檔案匹配信息,通過絕密通道,直接報送中央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快!”
他知道,這天夜裡,北京城裡某些最高級彆的辦公室,燈光恐怕也要徹夜長明了。一個月前的疑雲尚未散去,如今,一個更清晰、更驚人、也更無法忽視的“事實”,正從遙遠的深空,重重地敲擊著地球的大門。而這次的信息,直接關聯到一樁已被定性的重大航天事故和一位烈士!其衝擊力遠超想象。
如果這是真的……那不僅意味著王星辰還活著,更意味著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將被徹底顛覆,而地球文明則站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曆史十字路口。
消息通過層層加密的絕密通道,以最高優先級瞬間送達。不到半小時,一個由最高層領導、頂尖科學家、資深航天工程師、情報分析專家、軍事戰略家組成的臨時緊急會議,通過全息加密投影的方式在北京、酒泉、深空探測中心等多個地點同步召開。與會者的臉上無不帶著震驚、懷疑和前所未有的凝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信息內容大家都看到了。”主持會議的領導聲音沉穩,但目光如炬,“李教授,首先從技術角度,你們有多大把握確認信息的真實性?排除任何形式的乾擾、偽造或認知欺騙的可能。”
李振國教授的全息影像立刻回答:“首長,技術層麵,我們目前找不到任何偽造的痕跡。加密協議和生物特征的匹配度是100,其中的幾個算法細節和生理標記哈希值,屬於‘天問五號’任務的最高機密,外界絕無可能知曉。信號的傳輸方式也遠超我們現有技術,其量子編碼的複雜度和能量利用效率,不像任何已知國家或組織能達到的水平。單純從技術驗證角度,我們傾向於……信息源是真實的概率極高。”
一位安全部門的負責人眉頭緊鎖:“但內容太過匪夷所思。星際穿越、外星文明、星際戰爭、蟲族威脅……這更像是科幻小說。有沒有可能,這是漂亮國一種極其高超的心理戰或信息戰?目的是擾亂我們的判斷,甚至引導我們走向錯誤的發展方向?”
一位天體物理學家開口道:“從科學角度,王星辰描述的空間異常現象,雖然無法用現有理論解釋,但宇宙中確實存在諸多未解之謎,比如暗物質、暗能量,甚至蟲洞理論也並非空想。至於他提到的‘泰蒙星域’,我們的天文數據庫裡沒有記錄,但這不能證偽,畢竟我們對銀河係,甚至對本星係群的了解都還非常淺薄。”
另一位參與過“天問五號”事故調查的老航天專家聲音有些激動:“我最關心的是他提到的‘空間異常’!當年的事故調查最終歸結於極端太陽風暴疊加未知的導航故障導致登陸艙墜毀或失蹤。但如果……如果真的是某種我們無法理解的空間現象……那不僅王星辰可能活著,也意味著宇宙航行充滿了我們未知的巨大風險!”
會議陷入了激烈的討論。相信者認為證據確鑿,且事關文明存亡,必須高度重視。懷疑者則擔憂這是陷阱,害怕將國家資源投入一個可能虛無縹緲的幻想,甚至引發社會動蕩。
喜歡星際曆險記請大家收藏:()星際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