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麵聚焦,率先登場的是一位霸主。
【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天幕特意點出了他所用的旗號——【尊王攘夷】。
太極殿內,房玄齡撫須讚歎:“齊桓公以尊周天子為名,聯合諸侯,抵禦外辱,實乃大義!”
然而,李世民的臉上卻沒有太多讚同。
他的視線,早已越過了天幕上的“夷”,望向了那片更廣闊的世界輿圖。
“攘夷……可天下之大,又豈止一個‘夷’字?”他低聲自語,胸中的格局,已然不同。
鹹陽宮中,嬴政對此發出一聲毫不掩飾的冷哼。
“尊王?”他嘴角勾起一抹譏誚,“不過是力量不足,借前朝之名行事的遮羞布罷了。若真有實力,何須尊他人為王?”
在他看來,所謂的霸主,終究不是真正的君主。
就在眾人以為天幕將繼續講述戰爭與征伐時,畫麵陡然一轉,變得深邃而遼闊。
沉穩的男聲再次響起,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鄭重。
【戰爭,催生了毀滅,也催生了思考。】
【這是一個血與火的時代,也是華夏思想史上,最璀璨的星空。】
【百家爭鳴。】
這四個字一出,所有朝堂上的文臣士子,都感覺一股熱血直衝頭頂。
畫麵中,一位身著布衣,麵容滄桑的老人出現了。
他乘坐著簡陋的牛車,奔波於列國之間,顛沛流離,卻始終向弟子們傳授著他的道理。
【仁者,愛人。】
【克己複禮為仁。】
【有教無類。】
當這些話語清晰地浮現在天幕之上時,大唐,孔穎達等一眾儒臣再也按捺不住,紛紛離席,朝著天幕的方向,含淚下拜。
“至聖先師!是先師孔丘啊!”
漢武帝劉徹的朝堂上,董仲舒亦是老淚縱橫,喃喃自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臣,沒有做錯……”
可鹹陽宮裡的嬴政,卻對此皺起了眉頭,眼中滿是不耐。
仁?禮?在亂世之中,這些東西能擋得住敵人的刀劍嗎?
就在此刻,天幕的畫麵忽然一分為二。
左邊,依舊是孔子在杏壇講學。
右邊,卻出現了一座宏偉的,由巨大白色石柱構成的殿堂。
一個相貌迥異,身穿白袍,赤著雙腳的古怪老人,正在廣場上與一群年輕人激烈地辯論著什麼。
【世界同期:古希臘,雅典。】
【哲人:蘇格拉底。】
【政治製度:雅典民主製。】
【思想核心:哲學。】
“民主製?”李世民咀嚼著這個全新的詞彙,心中掀起巨浪。
民,為主?這與“人民當家作主”何其相似!
這古希臘,竟也是如此?
那君王呢?君王又在何處?
一個全新的,他從未設想過的治國形態,在他腦海中撕開了一道口子。
畫麵切回華夏。
天幕的基調變得冷酷而肅殺。
【亂世需用重典,法家,應運而生。】
商鞅、韓非子的影像一閃而過,臉上都帶著冷峻的線條。
【以法治國,耕戰立國!】
八個大字,帶著鋼鐵般的質感。
畫麵中,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徙木立信,統一度量衡,嚴刑峻法,毫不留情。
那些觸犯刑法的舊貴族,被當眾處刑,血流成河。
鹹陽宮外,淳於越等儒生看得臉色發白,痛斥道:“酷吏!此乃酷吏之政!毫無人性!”
可宮殿之內的嬴政,看著天幕上那個在他的國土上掀起血雨腥風的男人,看著秦國國力因此而肉眼可見地飆升,嘴角的弧度終於抑製不住地揚起。
這,才是他所認可的強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