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幕上那個沉重的問題,如烏雲般籠罩在所有人的心頭時,畫麵再次亮起。
這一次,不再是血腥的屠殺,而是一座在北方草原上拔地而起的宏偉都城——平城。
這裡,是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的首都。
一個年輕、銳氣十足的鮮卑皇帝,出現在畫麵中央。他身穿胡服,腰佩彎刀,眼神中充滿了對漢人文化的審視與警惕。
他,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當殺戮的塵埃落定,北方的統治者們,很快發現了一個比戰爭更棘手的問題。】
【那就是,如何統治這片廣袤的土地,和這片土地上數倍於自己的漢人?】
畫麵中,一個場景出現了。
一群鮮卑貴族,圍坐在帳篷裡,用鮮卑語激烈地爭論著。他們製定的政令,下達到漢人的村落裡,卻如同石沉大海,根本無法有效執行。
而另一邊,那些投靠過來的漢人士族,卻能輕而易舉地管理好一方水土,征收上足夠的錢糧。
【他們逐漸意識到,馬背上可以得天下,但馬背上,卻無法治天下。】
【想要在這片土地上站穩腳跟,他們就必須學習和利用漢人那套已經運轉了數百年的,成熟而高效的統治體係。】
這個發現,讓所有異族出身的帝王,都感同身受。
大唐,李世民微微頷首。他的祖上,正是如此。拓跋皇族,最終融入華夏,才有了後來的李唐盛世。
大清,康熙皇帝玄燁更是心有戚戚。他自幼便熟讀四書五經,學習漢人帝王的治國之道。他比誰都清楚,想要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武力是基礎,但文化,才是關鍵。
天幕上,年輕的北魏孝文帝,做出了一個讓所有鮮卑貴族都為之嘩然的決定。
【遷都!】
【公元493年,孝文帝以“南征”為名,率領大軍南下。當隊伍行至洛陽時,他突然宣布,將都城從平城,遷往這座曾經的漢魏故都。】
畫麵中,無數鮮卑舊貴族,跪在雨中,苦苦哀求皇帝收回成命。
他們不願離開熟悉的草原,更不願去往那個漢人文化氣息濃厚的“牢籠”。
但孝文帝的決心,堅如磐石。
【遷都洛陽,隻是第一步。】
【緊接著,他推行了一係列雷厲風行的“漢化”改革。】
天幕之上,一道道政令,接連浮現,震撼著每一個人的眼球。
【禁胡服,穿漢服!】
畫麵中,鮮卑貴族們脫下笨重的皮襖,換上了寬袍大袖的漢家衣冠。
【斷北語,說漢話!】
朝堂之上,三十歲以下的官員,如果再說鮮卑語,立刻革職。
【改漢姓!】
皇帝拓跋宏,率先將自己的姓氏,從“拓跋”,改為了漢姓——“元”。
緊接著,丘穆陵氏改為穆氏,步六孤氏改為陸氏,賀賴氏改為賀氏……上百個鮮卑複姓,全部改為了漢族的單姓。
【通婚姻!】
鼓勵鮮卑皇族與漢人士族聯姻,血脈交融。
這一係列堪稱“數典忘祖”的激烈改革,讓所有人都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