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社會地位的“天花板”,使得商人們更傾向於將財富用於享樂或依附權貴,而非投資於風險巨大的技術創新。】
天幕的畫麵,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到了宋代。
那幅舉世聞名的《清明上河圖》,在天幕上緩緩展開。
汴京城內,商鋪鱗次櫛比,已經突破了坊市的限製,侵入了街巷。酒樓、茶坊、瓦舍勾欄,晝夜不息。繁華之景,比之大唐,有過之而無不及。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也在繁榮的商業活動中應運而生。
大宋的皇帝們,看到這一幕,都不禁挺直了腰杆。
“看,我大宋,已無坊市之限,商稅更是國庫大宗,何來抑商之說?”宋神宗趙頊頗為自得地想道。
【宋代,是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頂峰。】
天幕先是給予了肯定。
【然而,這種空前的繁榮,更像是一場被精心設計的幻夢。】
話鋒再次轉折,畫麵聚焦於一隊官兵,他們正在查抄一家私自販賣茶葉的商鋪。
【旁"白:宋代商業的繁榮,伴隨著的是國家更深層次的壟斷。】
【朝廷通過設立“榷場”、“博買務”等機構,將鹽、茶、酒、礬、香料等利潤最豐厚的行業,幾乎全部置於國家專賣(榷禁)之下。】
【民間商人可以參與其中部分環節,但最大的利潤,永遠被國家牢牢攥在手中。】
【換言之,宋朝廷,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商人。】
畫麵又展示了宋代龐大的“官商”階層。他們依靠與官府的關係,獲得特許經營權,富可敵國。但他們的財富與地位,完全依附於朝廷的政策,自身不具備任何獨立性。
【旁白:這種“國家資本主義”的模式,一方麵極大地充實了國庫,支撐了宋朝龐大的軍費和官僚開支;但另一方麵,它也壓製了民間自由資本的成長空間。】
【當國家成為市場上最強大的玩家時,任何私人資本,都無法與之抗衡。一個獨立的、強大的、能夠推動社會變革的“市民階級”或“資產階級”,便失去了誕生的土壤。】
【元代,基本延續了宋代的做法,並利用色目人等作為理財工具,進一步強化了國家對經濟的控製。】
【總結:從魏晉到隋唐,再到宋元,對商人的管控,從秦漢時期簡單粗暴的“打壓”,演變成了更加精細複雜的“馴服”。】
【統治者不再試圖消滅商業,而是學會了如何利用它,控製它,讓它為皇權服務。】
【就像一個高明的園丁,定期修剪枝葉,確保這棵商業之樹,既能結點果子,又永遠不會長得太高,高到足以遮蔽皇權的光輝。】
【這看似是一種進步,但對於資本主義萌芽而言,這種被馴服的繁榮,比直接的打壓,更加致命。】
天幕之下,李世民和趙匡胤等帝王,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他們本以為自己開創了遠比秦漢開明的時代,卻沒想到,隻是將那個鐵籠,打造得更加華麗、更加難以察覺罷了。
他們,親手為財富套上了最精致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