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星條旗與三色旗,在天幕之上,與米字旗並列出現時。
一股更加沉重、更加令人窒息的壓抑感,籠罩了所有時空。
如果說,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打碎了“天朝上國”的迷夢。
那麼,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則是告訴這些帝王們,耳光,僅僅是羞辱的開始。
真正的殺招,是那些看不見的刀。
【在英國人用大炮撬開中國的大門後,其他列強蜂擁而至,急於分一杯羹。】
【1844年,清政府被迫與美國簽訂《望廈條約》,與法國簽訂《黃埔條約》。】
“又簽?!”
漢武帝劉徹的拳頭,在案幾上砸出了一聲悶響。
“打不過英國人,難道連這些聞著味兒湊上來的阿貓阿狗,也打不過嗎?!”
他的憤怒,代表了所有尚武帝王的心聲。
在他們看來,這簡直是不可理喻的。大清再怎麼衰弱,也不至於淪落到誰都能上來踩一腳的地步吧?
天幕給出了冰冷的解釋。
【此時的清廷,已經被英國人徹底打斷了脊梁。他們的心態,從戰前的“剿夷”,變成了戰後的“撫夷”。】
【他們天真地認為,隻要滿足了這些“遠人”的要求,對所有洋人“一視同仁”,就能換來帝國的安寧。】
【這是一種典型的,用“宗藩朝貢”的傳統思維,去應對“近代殖民”的悲哀。】
【他們不知道,自己主動遞出去的,是比割地賠款,更加致命的東西。】
畫麵中,不再是戰爭與硝煙。
而是一場場看似“文明”的談判。
美國與法國的代表,彬彬有禮,言辭懇切,與之前璞鼎查的蠻橫截然不同。
他們甚至沒有要求割讓一寸土地,也沒有索要巨額的賠款。
這讓道光皇帝和他那群驚魂未定的臣子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然而,當天幕將這兩份條約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條款,用猩紅的字體放大時,所有帝王的心,都沉入了穀底。
【《望廈條約》核心條款:】
【一:協定關稅。】
“協定關稅?這是何意?”
宋神宗趙頊皺起了眉頭。他執政期間,商稅是國庫的重要支柱。關稅的稅率,理應由朝廷根據國家需要來定,何須與外人“協定”?
天幕立刻給出了解釋。
【旁白:即中國進出口貨物的稅率,必須與外國協商後才能確定。】
【這意味著,中國,從此失去了自主製定關稅的權力。】
【當外國的工業品,以極低的關稅,如潮水般湧入中國市場時,中國本土那些脆弱的、剛剛萌芽的手工業,將毫無抵抗之力,被瞬間衝垮。】
【這是一把經濟上的屠刀,它要斬斷的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
畫麵中,出現了生動的對比。
一座江南的土布作坊裡,織工們辛辛苦苦一個月,織出的布匹,成本高,價格貴。
而在它旁邊的洋行裡,從英國運來的機製棉布,價格隻有它的一半,卻更加結實耐用。
很快,土布作坊便無人問津,織工失業,最終倒閉關門。
“這……”
所有帝王都看呆了。
他們第一次意識到,戰爭,還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
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讓你的國民破產,讓你的產業凋零。
這比真刀真槍的廝殺,更加陰險,更加防不勝防!
【二:領事裁判權。】
這個名詞,對於帝王們來說,更加陌生。
天幕的畫麵,切換到了上海的街頭。
一個喝得醉醺醺的美國水手,當街調戲良家婦女,並打傷了上前阻止的百姓。
百姓報官,清朝的衙役前來抓人。
然而,美國領事館的官員卻趕到現場,態度強硬地將那名水手帶走,宣稱:“美國公民,隻能由美國領事進行審判。”
最終,那名水手,僅僅被關了幾天禁閉,便被無罪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