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本”這兩個字,出現在天幕之上時。
曆朝曆代的帝王們,先是愣了一下,隨即,臉上不約而同地,露出了輕蔑與不屑。
“日本?”
“倭寇之國?”
大唐,太極殿。
李世民想起了那些渡海而來,畢恭畢畢敬,學習大唐一切的遣唐使。
在他眼中,倭國,隻是一個仰慕中華文化的學生。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和永樂朱棣,則想起了那些在沿海燒殺搶掠倭寇。
在他們眼中,日本,更像是一群上不了台麵的海盜。
“區區倭國,在後世也敢挑戰天朝?”
“看來,這大清,真是落魄到家了。”
帝王們議論紛紛,語氣中充滿了對清廷的鄙夷,和對日本的輕視。
他們完全無法想象,這個在他們印象中,一直扮演著“學生”或“匪寇”角色的鄰居,能掀起什麼大浪。
然而,天幕接下來的畫麵,卻用最殘酷、最血腥的現實,將他們所有的輕視與傲慢,擊得粉碎!
【19世紀後期,日本,同樣遭受了西方列強的入侵。】
【但與清朝的“中體西用”不同,日本進行了一場更為徹底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明治維新!】
畫麵中,出現了日本明治天皇的身影。
他頒布《五條誓文》,宣稱要“破除舊有之陋習”,要“求知識於世界”。
【日本全麵學習西方。】
【政治上,廢藩置縣,建立君主立憲製。】
【經濟上,殖產興業,大力發展近代工業。】
【軍事上,建立新式陸海軍。】
【思想上,文明開化,倡導西式教育。】
天幕用極快的速度,展示著明治維新後,日本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其規模和效率,竟絲毫不輸給洋務運動的企業。
一群群穿著西式軍服,留著短發的日本士兵,在德國教官的號令下,進行著嚴酷的操練。
更讓中國帝王們感到刺眼的是,日本的艦隊。
那些懸掛著太陽旗的軍艦,其設計之新穎,噸位之巨大,航速之迅捷,竟隱隱有超越清朝北洋水師的勢頭!
【一個脫胎換骨的,以軍國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近代化國家,在東方,迅速崛起。】
【而它,將擴張的第一個目標,對準了它曾經的老師——】
【中華。】
“狼子野心!”
“學生,要來打老師了?”
帝王們臉上的輕蔑,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與警惕。
他們意識到,自己可能……小看了這個鄰居。
【時間:1894年。農曆甲午年。】
【事件: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導火索:朝鮮東學黨起義。】
戰爭的序幕,在黃海之上,拉開。
【豐島海戰】
日本聯合艦隊,不宣而戰,悍然偷襲了護送清軍士兵前往朝鮮的北洋艦隊。
激烈的炮戰中,北洋水師的“濟遠”、“廣乙”二艦,遭到重創。
負責運兵的商船“高升號”,更是被日艦野蠻擊沉,船上一千多名清軍官兵,幾乎全部遇難。
“卑鄙!無恥!”
“不宣而戰,此乃偷襲!”
帝王們拍案而起,破口大罵。這種行徑,在他們看來,與強盜無異。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一個月後,決定兩國命運,決定三十年洋務運動成果的終極對決,到來了。
【1894年9月17日,黃海大東溝。】
【中日兩國主力艦隊,展開決戰!】
天幕的鏡頭,拉向了廣闊的黃海海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