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會背信棄義的消息,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傳回國內。
整個中國,被徹底點燃了。
【1919年5月4日,北京。】
三千多名熱血沸騰的青年學生,從各大學校湧出,彙成一股憤怒的洪流。
他們高舉著白布書寫的橫幅,來到大街上。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八個墨色大字,觸目驚心。
“內除國賊?”曹操眼神一凝,“好大的膽子!他們不僅恨外敵,更恨自己人裡的軟骨頭!”
學生的怒火,很快找到了宣泄口。
他們衝向了親日派官員曹汝霖的住宅——趙家樓。
“燒了它!”
一聲怒吼,火光驟起。
緊接著,他們又在路上截住了另一位官員章宗祥,憤怒的拳頭,沒有任何章法,隻是密集地砸了下去。
這一幕,讓所有帝王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瘋了!這幫讀書人,火燒大臣宅邸,毆打朝廷命官!這是要造反啊!”
李世民驚得站了起來。
然而,更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的,還在後麵。
學生的愛國行動,並未被鎮壓下去,反而像一顆火種,點燃了整個國家的乾柴。
上海。
【工人罷工!】
機器停止了轟鳴,工廠的大門緊緊關閉。
【商人罷市!】
繁華的南京路上,所有店鋪都拉下了門板。
學生。
工人。
商人。
這三個在過往時代裡,幾乎從不相乾的群體,此刻為了同一個目標,竟然聯合了起來!
奉天殿內,朱元璋瞪大了雙眼,死死盯著天幕,嘴唇微微顫抖。
他出身底層,最清楚這些人的力量。
“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
“他們…他們竟然能聯合起來,逼迫朝廷…不,是北洋政府讓步?”
這位開國皇帝,感到了一種發自內心的震撼與陌生。
這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力量。
一種不依靠兵戈,不依靠王權,源自民間,卻足以令當權者為之顫抖的,有組織的力量。
最終,在這股席卷全國的浪潮麵前,北洋政府,妥協了。
【北洋政府下令,釋放所有被捕學生!】
【罷免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三人職務!】
【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勝利了。
一場由人民自發掀起,並最終取得勝利的抗爭。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的轉折點。它標誌著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巴黎和會的失敗,讓中國的知識分子,徹底看清了西方列強的真麵目。他們意識到,所謂的“公理”、“民主”,不過是帝國主義者掛在嘴邊的遮羞布。】
【依靠他們發善心,是靠不住的。】
【中國,必須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能夠徹底實現民族解放的道路。】
天幕的畫麵,再次聚焦於那幾個熟悉的身影。
陳獨秀、李大釗。
他們的目光,不再僅僅是批判傳統時的銳利,而是增添了一種經曆幻滅與背叛後的深邃和堅定。
他們的視線,仿佛穿透了眼前的迷霧,望向了北方的冰原。
那裡,十月革命的炮聲,不再是遙遠的回響。
而變成了黑夜中,唯一清晰可聞的,指引方向的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