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河畔,秋風蕭瑟。
一支八萬六千人的隊伍,如同一條沉默的巨龍,首尾不見,默默渡過冰冷的河水,踏上了一條未知的征途。
天幕的鏡頭被無限拉高。
在他們身後,是剛剛分到土地,眼中滿是期盼與不舍的鄉親。
在他們前方,是數十萬國民黨大軍布下的天羅地網。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一張巨大的地圖在天幕上展開,一條蜿蜒的紅色箭頭從江西刺出,貫穿了中國南方的十幾個省份。
箭頭的四周,是密密麻麻的藍色標識,代表著圍追堵截的敵軍,冰冷而致命。
“這是轉移?”
貞觀殿內,李世民眉頭緊鎖。
“可這轉移的方向……分明是敵人重兵集結之地!為何不向兵力空虛之處突圍?”
天幕的旁白解答了他的疑惑。
長征初期,由於錯誤的指揮,紅軍攜帶了大量笨重的輜重,行軍速度遲緩,像一個臃腫的巨人,在泥濘中艱難挪動。
他們選擇的路線,正是敵人精心布置的口袋。
很快,天幕的畫麵被一片血紅浸透。
【湘江血戰。】
冰冷的江水,漫天炮火。
紅軍在幾乎沒有掩護的情況下,強渡湘江。
一排排戰士倒在江水中,身體瞬間被染紅,順流而下。
後續的部隊,沉默地踏過同伴的屍體,繼續衝鋒。
這場血戰,持續了數日。
當幸存的部隊渡過湘江,天幕上,代表他們人數的數字瘋狂銳減。
八萬六千。
驟降至,三萬餘。
“完了……”
未央宮,漢高祖劉邦長歎一聲,閉上了眼睛,不忍再看。
“五萬多人……就這麼沒了。這支軍隊,元氣儘失,再無回天之力。”
鹹陽宮內,秦始皇嬴政麵色冷峻如鐵。
“錯誤的指揮,比最凶惡的敵人,更加致命。”
一時間,所有帝王的世界,都陷入了死寂。
他們似乎已經看見了這支軍隊覆滅的結局。
然而,就在這絕望的穀底,轉機,於無聲處降臨。
【1935年1月,貴州,遵義。】
畫麵定格在一座小城的二層小樓。
一場決定命運的會議,正在召開。
天幕沒有放出會議內部的聲音,但那凝重到幾乎凝固的氣氛,穿透時空,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會議結束。
旁白的聲音響起,帶著一種洗儘鉛華的莊重。
【中共中央在此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主席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這次會議,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這是我黨曆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臨陣換帥?”朱棣瞪大了眼睛,“兵家大忌!可……若不換,就是死路一條!”
“不,這不是臨陣換帥。”
魏王宮中,曹操的臉上,卻綻放出了笑容。
“這是撥亂反正!是讓最會打仗的人,去指揮戰爭!”
他死死盯著天幕,眼神灼熱。
“看著吧,真正的表演,要開始了!”
果不其然!
遵義會議之後,天幕上的那支紅色軍隊,脫胎換骨!
他們丟掉了所有笨重的輜重,行動迅捷如風。
那條代表他們行軍路線的紅色箭頭,開始在地圖上,劃出令人眼花繚亂、心驚肉跳的軌跡!
【四渡赤水!】
毛主席的頭像,出現在地圖一側,他的手中仿佛握著無形的指揮棒。
紅軍第一次渡過赤水河,佯裝北上。
蔣介石立刻調集重兵圍堵。
紅軍卻猛然回師,第二次渡過赤水河,重占遵義城,將數十萬追兵甩在身後!
敵人再次合圍撲來,紅軍又第三次、第四次渡過赤水河!
在數十萬大軍的包圍圈裡,反複穿插,忽東忽西,指南打北!
天幕上,那條紅色的箭頭,如同一支神鬼莫測的筆,在藍色的敵軍方陣中,書寫出一篇匪夷所思的戰爭狂草!
數十萬敵軍,被調動得團團轉,疲於奔命,卻連紅軍的影子都抓不住。
“神了!簡直神了!”
曹操猛然站起,撫掌大讚,狀若癲狂!
“他不是在指揮軍隊,他是在戲耍幾十萬敵軍!神來之筆!神來之筆啊!”
唐太宗李世民也看得心潮澎湃,呼吸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