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5月13日,在突尼斯的德意軸心國軍隊約25萬人,集體向盟軍投降。】
【北非戰役,至此結束。軸心國在非洲的勢力被徹底清除。】
房玄齡看著天幕上成片繳械投降的軸心國士兵,撚須沉吟:“陛下,北非既定,地中海已成盟軍之內湖。下一步,其兵鋒所指,必是意大利本土。”
杜如晦補充道:“此乃‘剪其羽翼,再搗其巢’之策。先取北非,再攻意大利,最後兵臨德意誌城下。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盟軍之勢,已不可逆轉。”
就在所有時空的觀眾,都以為天幕將繼續講述歐洲戰事時,鏡頭卻猛然拉回,對準了那片牽動億萬人心的土地。
華夏。
天幕的畫麵切換至雲南,叢林深處。
一支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華夏軍隊,正在進行嚴酷的訓練。
他們頭戴美式M1鋼盔,身穿美式軍服,腳踩牛皮軍靴。
手中是清一色的美式M1加蘭德步槍、湯姆遜衝鋒槍!
他們的夥食裡,甚至有牛肉罐頭!
這是接受了全套美式裝備和訓練的中國駐印軍與遠征軍!
他們的眼神,不再是之前所見的麻木與悲愴,而是淬火後的自信與對勝利的渴望!
他們正在積蓄力量,準備一雪前恥!
天幕之上,兩個巨大而滾燙的金色大字,緩緩浮現,占據了整個屏幕。
那磅礴的氣勢,幾乎要透出天幕,響徹在每一個時空,每一個華夏人的耳邊!
【反攻!】
轟!
這一刻,所有時空,徹底沸騰!
從大秦的嬴政,大漢的劉徹,到大唐的李世民,再到大明的朱元璋,這些雄才大略的帝王,幾乎同時從禦座上霍然站起!
他們的胸膛劇烈起伏,雙目圓睜,一股壓抑不住的激流在四肢百骸中衝撞!
“好!好啊!終於!終於要打回去了!”
劉徹的拳頭捏得咯咯作響,聲音裡帶著壓抑許久的怒火與期待。
“這群倭寇,是時候讓他們血債血償了!”
長安街頭,無數百姓先是靜默,隨即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哭喊與咆哮,他們高舉手臂,將心中壓抑太久的屈辱與悲憤,化作這兩個字的怒吼!
“反攻!”
“反攻!!”
大明奉天殿內,朱元璋臉上的笑容還未散去,激昂的聲音猶在回蕩。
大唐太極殿中,李世民剛剛舒展的眉頭,透出久違的欣慰。
然而,就在所有人的情緒都達到頂點之時,天幕的色調,陡然一變。
那兩個刺眼奪目的金色大字,仿佛被一片突如其來的陰雲所籠罩。陽光褪去,溫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令人心悸的陰沉與壓抑。
長安街頭的歡呼聲尚未平息,卻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扼住了喉嚨。
朱元璋的笑容僵在臉上,剛剛拍過大腿的手,不自覺地攥緊了龍椅的扶手。
李世民的眉頭再度擰成一個死結,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一行新的字幕,帶著冰冷的氣息,浮現出來。
【就在華夏軍民積蓄力量,準備迎接戰略反攻之際,日軍為“打通長江航運、掠奪洞庭湖區糧食”,發動了鄂西會戰】
【其兵鋒,直指華夏戰時陪都重慶的西部門戶——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