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霍洛夫卡的鋼鐵墳場,餘煙未儘。
那片被燒焦的土地,成了德意誌裝甲精銳最後的墓碑。
然而,這僅僅是“堡壘”行動南翼的崩潰。
天幕的鏡頭猛然平移,轉向了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北翼。
【當德軍南線最鋒利的矛頭被徹底折斷時,其北線的攻勢,同樣撞上了一堵無法逾越的血肉城牆。】
【奧廖爾方向。】
與南線那場驚心動魄的坦克大決戰不同,北線的戰鬥,從一開始就陷入了最殘酷、最原始的絞肉模式。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士兵們,麵對的不是開闊的平原,而是一片被蘇軍用鋼鐵、水泥和無數地雷徹底改造過的死亡地帶。
三道主防線,層層遞進。
反坦克壕、鐵絲網、永備火力點、雷區,將德軍進攻的每一個方向都變成了絕路。
德軍的坦克,不再是橫衝直撞的獵手,反而成了在雷區裡小心翼翼挪動的活靶。
步兵們則要在無數交叉火力的覆蓋下,一寸一寸地用身體去填平通往蘇軍陣地的道路。
大唐,太極殿。
李靖看著天幕上德軍步兵的慘狀,緩緩搖頭。
“此戰,德軍之敗,非敗於一日,實敗於戰前。”
“蘇軍以逸待勞,深溝高壘,已立於不敗之地。德軍孤注一擲,強攻堅城,乃兵家大忌。”
他看向李世民,神情凝重。
“其統帥,已失章法。此非用兵,乃泄憤耳。”
李世民的目光,卻越過了眼前的慘烈廝殺,落在了地圖上蘇軍防線的後方。
他看到了那支正在集結、引而不發的龐大預備隊。
“不,這不是泄憤。”
李世民的聲音低沉。
“這是德軍最後的掙紮。”
“而蘇軍,在等待一個時機。”
“一個……一擊斃命的時機。”
仿佛是為了回應李世民的判斷,天幕之上,戰局陡然逆轉!
【1943年7月12日,就在南線普羅霍洛夫卡血戰的同時,蘇軍在北線,發動了代號為“庫圖佐夫”的強大反攻!】
號角吹響!
之前還龜縮在戰壕裡的蘇軍,此刻自陣地中傾瀉而出,勢不可擋!
蓄勢已久的蘇軍預備隊,從德軍進攻部隊薄弱的側翼,狠狠地捅了進去!
黑色的德軍進攻箭頭,瞬間被更粗、更猛烈的紅色反攻箭頭所淹沒、撕裂、擊潰!
攻守之勢,於此刻,徹底易位!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看到這一幕,樂得猛一拍大腿!
“哎喲!咱就說嘛!”
“這口袋紮上了!關門打狗嘍!”
他指著天幕上狼狽後撤的德軍,笑得前仰後合。
“這幫德國佬,一頭撞進來的時候有多橫,現在跑路就有多狼狽!”
“讓你貪!讓你狂!這下好了,連褲衩都得賠進去!”
徐達在一旁也是看得心潮澎湃:“上位英明。此乃典型的誘敵深入,後發製人之策。蘇軍之忍耐與決斷,皆屬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