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片極致的困惑中,天幕之上,那死寂的畫麵再次流動起來。
畫麵沒有回到戰場,而是出現了一位位後世戰略家的剪影。
他們或在地圖前沉思,或在會議中推演。
最終,所有的觀點彙聚成天幕旁白那沉穩而有力的聲音,開始為千古帝王解開這驚天之謎。
【為何在勝利的頂點主動後撤?】
【因為,這一戰的戰略目的,已經全部達成。】
第一重目的,藏於雷霆萬鈞的兵鋒之下。
【其一:軍事目的——“懲戒”,而非“占領”。】
旁白的聲音,一字一頓。
字字千鈞。
【此戰的核心,不是為了開疆拓土,而是為了打痛他,打服他,打出邊境此後數十年的和平安寧!】
天幕上,畫麵飛速切換。
一邊是戰前,尼赫魯在國際上大放厥詞,天竺軍隊不斷蠶食邊境,氣焰何其囂張。
另一邊是戰後,那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國家,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再不敢在邊境線上有任何實質性的軍事冒險。
一戰,換來半個世紀的安穩。
這個對比,直觀,且震撼。
大唐太極殿內。
李靖眼神豁然開朗,緊繃的身體微微放鬆,喃喃道:“原來如此……此為懲戒之戰!以雷霆萬鈞之勢,一戰摧其心膽,使其五十年不敢北望!”
他徹底明白了。
一城一地的得失是小利,換來國家長久的戰略安寧,才是萬世大利!
【其二:後勤補給,已至極限。】
天幕畫麵陡然一轉,呈現出那條連接著前線與後方的生命線。
那是一條在世界屋脊上開鑿出的簡易公路,蜿蜒曲折,險象環生。
無數的戰士和民工,在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中,靠著最原始的工具,甚至是雙手,在懸崖峭壁上維護著道路。
風雪呼嘯,一場大雪下來,道路便會被徹底掩埋。
旁白的聲音沉了下來:【大雪即將封山。若繼續向平原深入,數萬大軍的後勤補給線,隨時可能被冰雪切斷。屆時,這支深入敵境的孤軍,將陷入糧彈告罄的絕境。】
“嘶——”
大明殿內,徐達倒吸一口涼氣。
作為大明軍神,他太清楚這意味著什麼了。
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一旦斷絕,哪怕是天兵天將,也隻有覆滅一途。
“上位,這是見好就收,是兵家不敗之正道!”徐達立刻向朱元璋解釋,“深入平原,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已是強弩之末,是將自己置於死地!”
朱元璋那擰成疙瘩的眉頭,終於鬆動了一絲。
他還是覺得憋屈,但這個理由,他懂。
打仗,不能光憑一腔熱血。
【其三:避免陷入“占領”的泥潭。】
天幕上,那張巨大的天竺地圖再次展開。
一望無際的國土,密密麻麻的人口標注,讓所有帝王都感到一陣頭皮發麻的壓力。
【天竺國土廣袤,人口數以億計。一旦選擇占領其首都,戰爭性質將徹底改變。我軍將從一場自衛反擊戰,陷入一場無休無止的占領戰!】
畫麵中,出現了無數天竺平民的臉。
他們的眼神中,帶著仇恨與抗拒。
【屆時,我們麵對的,將不再是那不堪一擊的正規軍,而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遊擊戰、破壞戰、治安戰……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泥潭,會把一個國家活活拖垮、耗死!】
旁白的聲音,冷峻無比。
【而這,恰恰是某些環伺在側的強權,最希望看到的結局。】
【他們巴不得華夏將寶貴的國力,全部消耗在這片異國的土地上,從而延緩,甚至打斷自身的發展!】
轟!
這句話,如同一道驚雷,劈開了所有帝王腦中的迷霧!
【其四:占據國際道義的絕對巔峰!】
天幕鏡頭,再次回到了日內瓦的聯合國會場。
【戰爭爆發之初,國際輿論對我方極為不利。在西方的宣傳下,華夏被描繪成“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