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文的吉普車在南京破敗的街道上顛簸前行。
望著窗外操著廣東口音,冬日裡穿著單衣成群結隊遊蕩著的士兵,李學文的心情愈發沉重。
正如他對蕭平波所說,南京已然成了一座棄子。
那些被留下的部隊,無論是中央軍還是地方軍,都注定要在這座孤城裡流儘最後一滴血。
“師座,到了。”司機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校長官邸外戒備森嚴,一輛輛軍車停滿了街道。
李學文整了整軍裝,大步走進官邸,在沈浩的帶領下,來到了本次的會議室門口。
裡麵一眾南京城內的高級將領已經來了不少,此時正在就南京守衛問題開始小聲探討。
李學文的進來,吸引了會議室內所有人的注意。
“學文到了,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副參謀總長兼任軍訓部長白諸葛,白長官”
看到李學文進來,在羅店時期跟李學文有過交集的羅啄英熱情的招呼李學文過來,並為其引薦桂係巨頭白諸葛。
李學文立刻順勢望去,隻見羅啄英身旁坐著一位戴著眼鏡陸軍上將。
由於派係的原因,李學文上次來南京時並沒有拜訪這位聲名赫赫的桂係將領,今天還是第一次見。
李學文不敢怠慢,立刻上前一步,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白長官好”
“嗯,李學文,你的名字這段時間可是常常在我耳邊響起,今日一見,果然是有虎將之風”白諸葛對於李學文還是很友好的,揮揮手,笑嗬嗬的示意他不要拘束。
“白長官過譽了,卑職久仰白長官大名,在軍校時便常聽教官提及長官當年北伐之英姿,神往已久”
“學文客氣了,金山衛一戰打得漂亮,以寡敵眾,力挽狂瀾,你可比我年輕的時候強多了”
“卑職哪敢和白長官年輕時相提並論,卑職不過是恰逢其會,仗著委座信任和將士用命,僥幸在金山衛擋住了倭寇而已”李學文很是謙虛的說道。
就在倆人互相進行商業互吹時,一旁的唐跑跑早就等不住了。
唐跑跑已經在十八日那天的軍事會議上,自己主動認領了守衛南京的主將。
雖然校長同意了李學文部加入到南京守衛部隊,但是校長還在私底下告誡過唐跑跑,不準將李學文部投入到一線防守作戰當中。
隻允許作為總預備隊使用,隻有在緊急關頭,才可動用這支部隊。
雖然唐跑跑對校長不舍得損失自己精銳有些微詞,但是不管怎麼說,中央一師到底是留了下來。
有這麼一支戰功赫赫,能攻能防的精銳留在手裡,哪怕隻是作為預備隊使用,唐跑跑心裡也踏實了不少。
終於見到了李學文這個人,唐跑跑還想和他在會議前聊一聊李學文對南京防守的看法,哪能讓他一直和白諸葛聊下去。
他清了清嗓子,臉上堆起和煦的笑容,主動朝著李學文走了兩步,打斷倆人的商業互吹:“李師長,久仰大名了啊,金山衛一戰,打得倭寇聞風喪膽,大漲我軍威風,孟瀟佩服”
以唐跑跑的職位和資曆,直接以字自稱,姿態可謂是相當的低了,給足了李學文麵子。
雖然對於唐跑跑這個臭名昭著的逃跑司令,李學文內心充滿了鄙夷和不信任,但麵上功夫卻做得滴水不漏。
立刻轉身,臉上迅速切換成受寵若驚的表情,挺胸抬頭,敬了一個更加標準的軍禮道:“唐長官,您如此讚譽,學文實在愧不敢當”
“唉,李師長過謙了”唐跑跑擺擺手,臉上依舊掛著和煦的笑容說道:“李師長啊,不瞞你說,如今這南京城防,千頭萬緒,我肩上的擔子,重得很呐。”
說到這裡,唐跑跑歎了口氣,接著便開口問道:“李師長剛從血戰中下來,對當前敵我態勢,必有真知灼見,不知對南京城防,有何看法?”
聽到唐跑跑詢問自己的看法,李學文在心裡腹誹,我的看法就是你隻要能頂住壓力,完成你的承諾,那南京就不會崩的那麼快。
雖然心裡是這樣想的,但是嘴上卻不能這麼說。
李學文隻是一挺身,直愣愣的高聲喊道:“學生的看法就是,一切自然以校長之最終決斷為最高準則,校長若下令死守,我中央一師必為全軍表率,血濺金陵,亦在所不惜”
原本會議室裡已經停下了交談,都想聽聽李學文這個聲名鵲起的黨國第一悍將能說出些什麼讓人振聾發聵的高見。
沒想到,竟然會回了這麼一句極度諂媚的話語,一時間不少人臉上頓時露出輕蔑的神色。
傳說中李學文在校長麵前極度的無恥諂媚,什麼吹捧浮誇的馬屁都能拍的出來,堪稱校長座下第一忠犬。
原本還有些不相信,現在看來,那些傳言也不是空穴來風。
校長人還沒來呢,在這麼多人麵前就已經開始隔空拍校長馬屁了,這要是私下裡見了校長,還不知道有多麼不堪入耳呢。
幾個原本對李學文金山衛戰功還存有幾分敬意的將領,此刻也微微搖頭,眼神中的欣賞褪去,換上了些許鄙夷。
倒不是對李學文在軍事才能上的鄙夷,而是對於李學文這個人的人品的鄙視。
畢竟戰績在這裡放著呢,先破日軍十一師團,陣斬師團長山室宗武,後防守杭州灣,硬抗十五萬日軍六天六夜,殲敵四萬有餘。
這戰績可不是吹出來的。
原本還等著聽李學文有什麼真知灼見的唐跑跑,誰知道等來的是這麼一句無恥諂媚的馬屁,心裡頓時大失所望。
對於屋裡人的想法,李學文毫不在意,因為這句話就不是給他們聽的。
在李學文話音落下沒幾秒鐘,會議室的大門被人從外麵推開。
沈浩先一步進入會議室內,高聲道:“委座到”
所有人瞬間起身,肅立注目。
校長頂著光環走進會議室內,目光率先落在李學文的身上,而且還微微頷首,對於李學文那是相當的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