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一股混合著舊家具、陽光和淡淡洗衣液的熟悉氣味撲麵而來,讓李臨感到無比安心。
他隨手將行李和裝著老家特產的袋子,擱在門口,徑直走進衛生間。
冰涼的自來水撲在臉上,洗淨了汗漬帶來的黏膩感,卻洗不掉長途跋涉的疲憊。
他趿拉著拖鞋走到客廳,身子一歪便癱倒在沙發裡,發出舒爽的歎息。
長途出行最是磨人。
不同於重體力勞動後的酸痛,這是一種螺絲擰到極致後驟然鬆脫的虛乏,仿佛全身精力都被抽乾,隻剩下了空殼。
他掏出手機,下意識點開B站,手指機械地滑動著屏幕,斑斕的畫麵和嘈雜的聲音在眼前流淌,意識卻漸漸模糊下去。
再睜眼時,窗外天色已暗,廚房裡傳來熟悉的鍋鏟碰撞聲和油爆滋啦響。
是父親回來了。
李臨目光掃過門口,發現自己帶回來的土特產,已被歸置得整整齊齊,碼放在角落的小桌上。
“醒了?”父親的聲音從廚房傳來,伴隨著切菜聲,“飯菜馬上就好,洗洗手準備吃飯。”
李臨灌了一大口水,潤了潤嗓子,“我媽呢?還沒回嗎?”
“她今天加班,要很晚才能回來,我給她留菜了,咱倆先吃。”父親端著一盤油亮噴香的紅燒排骨走出來,擺上餐桌。
西紅柿炒雞蛋、土豆燉雞、清炒油麥菜、紅燒排骨……不得不說,手藝比李臨還好。
吃完飯,李臨端著碗筷進了廚房,開始洗刷。
水流嘩嘩響著,泡沫漫過油膩的盤底。
等李臨擦手出來,父親已經躺在沙發上,看起了電視。
他順勢坐在沙發另一邊,目光投向屏幕。
電視裡正在播放一部抗戰神劇。
主角端著槍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如入無人之境,隨手擊斃幾個鬼子,間隙還不忘和女戰友眉目傳情、互訴衷腸。
李臨看得眉頭緊蹙。
這片子比“手撕鬼子”、“包子雷”稍強點,但也強的有限。
在他眼裡,依舊是一坨,隻不過沒那麼臭而已。
說到抗戰神劇,他腦海裡不由自主閃過前世一部現象級的作品。
那部劇在一片罵聲中硬是殺出血路,收割了無數粉絲,甚至許多台詞都成了網絡熱梗:
“我賭你的槍裡沒有子彈。”
“我說過,會讓你看到自己的腦漿。”
“我有一個習慣,會殺死向我開槍的人,哪怕他的槍裡沒有子彈。”
對,就是那個男人——龍國隊長燕雙鷹。
與其說它是抗戰神劇,不如說是一部披著家國情懷外衣的武俠爽劇。
主角槍法如神,智計無雙,在敵人麵前談笑風生,人前顯聖。
紅顏知己環繞左右,心中裝著家國大義,手中快意恩仇……
劇情雖誇張卻自有其內在邏輯,反派也並非全然無腦的蠢貨。
更難得的是,主角不是天生無敵,人物有著清晰的成長軌跡,配角也各有血肉……
想到這裡,一個念頭毫無征兆地蹦了出來,帶著點荒誕不經的趣味。
假如……我是說假如,真有燕雙鷹這麼個人,從那個烽火年代一直活到現在……他會給這個平靜的世界,帶來怎樣的變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