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那個彎太猛了!”
“還是最後那段大直路爽,感覺人都要起飛了!”
數十次的滑行後,當天下午,一份長達三十多頁,附帶了詳細照片、手繪圖和精確數據的《南麓山道滑車項目安全評估及改造建議報告》,就擺在了司家營造隊三隊隊長司雨的辦公桌上。
司家營造隊迅速接手了南麓山道的改造,安保隊的報告中對每一個彎道的半徑、坡度,甚至防護網的材質和規格都給出了極其詳儘的建議。
而安保隊則成了“現場顧問”。
“司工,這個彎道外側的視野不好,我們建議把那塊山石削掉一部分。”
“司工,這段路麵太平了,滑車到這裡速度會減下來,體驗感不好,能不能稍微增加一點坡度?”王大力現在是滑車項目的頭號粉絲,提的建議全是怎麼才能更刺激。
司雨帶著他的團隊,認真聽取著這些“顧問”的每一條建議。
一來二去,嚴謹的工程師團隊和這群充滿實踐經驗的硬漢們,竟然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
就在山道改造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時,許星歡也將目光投向下一個目標。
她來到了南麓與主峰交界處的矮峰,此處草木豐茂,怪石嶙峋,景色並不出眾。
風吹過林梢,發出沙沙的聲響。
許星歡閉上眼睛,龐大的神識如同一張無形的巨網,毫不費力地穿透岩層,向著地底深處無限延伸。
在她神識的“視野”中,地表的岩石、土壤都變得透明。她能“看”到地下深處地下暗河正洶湧地流淌著。
司家營造隊的第六小隊,他們接到了新的任務——在此地,建造一座溫泉湯池區。
可這裡連一滴地表水都看不見,更彆提溫泉的影子。
但司家的字典裡,沒有“質疑”二字。
山主說這裡有,那便一定有。
哪怕山主讓他們在沙漠裡建一座船塢,他們也會立即開始測量龍骨的尺寸。
一張張設計圖被連夜繪製出來,送到許星歡麵前,她隻是略微掃過,稍作修改,便被迅速采納並執行。
他們遵循著許星歡的要求,依著山穀的天然走勢,用最精湛的手工技藝,將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池子,如星辰落子,恰到好處地嵌入山體與林木之間。
工匠們用一塊塊巨大的墨色山岩拚接成靠近河穀的無邊湯池。池壁光滑如鏡,線條流暢,與遠方的雲海遙遙相望。一旦注滿泉水,池水便能與天際連成一片,再無邊界。
幽靜的竹林深處,藏匿十幾個小巧的私湯,每一個池子都被翠綠的竹林巧妙地環繞、遮蔽,隻留下一條溫潤的鵝卵石小徑蜿蜒通往,為來客守護一方靜謐。
還有根據不同功效劃分的藥浴池、鮮花池、牛奶池……
每一處的設計,都極儘巧思,與自然完美融合。
整個溫泉區,處處都透著一股“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禪意與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