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白欒和克勞克影業達成了合作。
直到合同簽好了,皮斯還有些迷迷糊糊的。
他想不通,真想不通。
從對方和自己闡述的那些概念、設想、劇本就能看出對方想要做出的作品質量極高。
這種情況下,匹諾康尼的各家影業能為了搶合作機會,打得腦子都飛出來。
而且這不是最離譜的。
最離譜的是……
對方不僅帶來了創作需要的劇本和創意,還帶來了最重要的資金。
從頭到尾,皮斯都想不明白,白欒找克勞克影業乾什麼?
不是說克勞克影業什麼作用也沒有,而是隨隨便便找一個其他影業都能比克勞克影業做的更好。
老實說,皮斯都感覺克勞克影業在和白欒的這次合作中,起到的最大作用是——沒它開不了這局遊戲。
除此之外,皮斯真找不到任何更加貼切且合適的形容詞了。
然而,白欒給他們帶來的震驚到這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簽訂了合同之後,白欒飛速投入了製作當中。
皮斯就沒見過這麼能乾的人,也沒見過方案給這麼詳細的甲方。
每一幀的畫麵需求,都詳細到和看過一遍成品然後跟他們複述一樣。
甚至能製作出草稿,來給給他們示意。
然後最離譜的是,他們發現《鐘表小子》和《貓和老鼠》的畫風極其的相似。
創作起來極其的順手。
但即便這樣,製作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
主要原因,在於白欒對畫麵質量要求極高,要求每一幀都是手繪,而且畫麵達不到效果,就會立刻被打回去,重畫。
一開始,畫師們對此頗有意見,但等白欒自己上手,畫出一段質量完全吊打他們的片段之後,他們就不吱聲了。
而且在製作的過程中,他們也漸漸發現,這個劇本很不簡單呐。
幽默風趣的同時,還不缺深度,不同的人看了會有不同的感想。
明明幾乎沒什麼台詞,卻能讓看得人津津有味。
老少皆宜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太難了。
這時候他們理解了白欒。
極高的要求,是為了創作一部極佳的作品。
這讓克勞克影業全體工作成員,都有一股他們正在創造另一部鐘表小子的感覺。
這種感覺讓這些畫師們打了雞血一樣的工作。
這種風氣其實用一句話就能總結了——沉浸在自己的藝術創作當中無法自拔了。
每個人都意識到了,自己正在創作一部,幾乎能載入匹諾康尼史冊的影片。
他們沒有生在鐘表匠的時代,回顧曆史,隻能羨慕那些與鐘表匠一起創作出《鐘表小子》的畫師們。
而現在……
他們迎來了自己的鐘表匠和鐘表小子。
當一份機會擺在自己麵前,他們必須思索這是否是他們此生僅有的機會。
所以,為了這部藝術品,他們拚儘全力了。
付出一切努力,做到極致,隻為了這部影片呈現給觀眾的時候,是它最完美姿態!
不會有比此時更好的機會了!
一集貓和老鼠,約七八分鐘。
一秒播放24幀,即便采用一拍二(一幀畫麵拍兩次)的手法,短短的七八分鐘,也需要五千多幀的畫麵。
畫出這五千多幀的畫麵,需要很長很長時間,至少要遠比那七八分鐘長得多。
在雞血式瘋狂加班,熱情拉滿的情況下,畫師們累了休息,休息完了立刻接著畫,並采用各種先進技術之後,沒日沒夜的肝了將近一個星期之後,才肝出來一集貓和老鼠。
這其中最猛的就是白欒。
皮斯到最後都以為白欒是什麼披著人皮的機器人。
太可怕了這人,怎麼能有人畫的又快又好產量還這麼穩定的?
這基本功硬的能直接去砍樹了吧?
這還不是最離譜的,最離譜的能整出一部《貓和老鼠》已經夠離譜了,他還能在休息閒聊的時候,源源不斷的輸出新點子和新主意。
什麼《大力水手》、《兔八哥》這些隨口一說的影片,都感覺很值得一做。
除了這些之外,他也不止局限於舒適圈,積極鼓勵克勞克影業跨出舒適區,去做更貼近現代年輕人的作品。
什麼3D電影《飛屋曆險記》、《機器人總動員》、《功夫熊貓》……
采用更為現代技術製作放送的《賽博朋克2077:邊緣行者》、《賽馬娘》……
一個影業最怕的,就是點子枯竭,跟不上時代,做不成新的高質量作品,隻能年複一年的吃老本。
但白欒來了之後……
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第一次出現了產量完全跟不上創意的情況!
這還是白欒保持高強度工作的情況下,順手做的。
就這樣的情況下,60%的進程還都是白欒一個推的。
他們一整個團隊,加起來,才湊齊了剩下的40%。
然後這還不是結束,在樣片製作完成了之後,白欒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用交響樂來為這部短片配音。
交!響!樂!
皮斯這輩子沒見過有人用交響樂來給動畫短片配音的。
效果好歸好……
但成本也爆炸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