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幽州的局勢再次出現了變故。
有了一些人投奔的許正年,此時再次開始大張旗鼓地做事。
投奔他的眾人之中,王梁曾是大燕官吏,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卻也是手段不俗。
當初楊齡布局三重的時候,王梁就勸說過齊周要早做準備。
他應該是最早看出來烏桓人問題重重的幾人之一了。
至於他所在的狐奴之所以被攻破,也是因為狐奴本身就是小縣。
年久失修,城池斑駁。
從王梁進入狐奴開始,雖然也是竭儘全力的想要整修城池,但要錢沒錢要人沒人也是沒有辦法。
最後好端端的一個狐奴縣就這麼被烏桓人衝垮了。
不過這並不能證明王梁能力不足,相反...王梁雖然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名將。
但也是文武雙全,治理地方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如今王梁就幫助許正年治理草穀場和蜀山的一應表麵事務。
在王梁的治理下,百姓和流民得以妥善的安置,草穀場的擴建也有條不紊地進行。
最重要的是,糧草輜重可以源源不斷地產出並且送往前線。
至於許正年的前線在哪裡...
那當然是那一支支派去各地支援各地流民百姓的商隊了。
而這,就是投奔許正年的第二個人的手筆了。
張華此人手無縛雞之力,是真正的一個純粹的書生。
隻不過這個書生卻是手段不俗,剛剛來到許正年的身邊,就用幾句話說得許正年心動許多。
之後兩個人商討了足足一個晚上,從第二天開始張華就成為了許正年身邊的謀主,所有人都稱之為張先生!
而這一次就是張華的手筆。
用大量的商隊前去支援各地百姓,但實際上卻是大張旗鼓要讓百姓們都知道許正年的名字。
同時,也讓那些已經從鄉鎮村落的百姓身上弄不出來多少油水兒的烏桓人隨之心動。
這幽州之內有大量的烏桓人以及想要渾水摸魚的賊寇。
單單是靠著許正年麾下的張守珪還有高艾的幾千人沿著燕山廝殺沒有什麼作用。
張華用這種辦法一次次將那些烏桓人還有賊寇們引誘過去。
等到他們出現之後,這些商隊就會立刻撤離引誘那些胡人和賊人們朝著燕山附近靠攏。
同時,張華不斷傳出消息,告知那些胡人,他們有著數之不儘的好處和錢財,讓他們心動不已。
最後,高艾負責沿途截殺,保護那些商隊平安撤離。
儘可能地保護更多的商隊。
同時也負責將大量的胡人和賊寇吸引。
等到他們來到了預想的地方之後,各路大軍就已經直接衝了出來。
二話不說,就開始了廝殺!
這就是張華的第一條計策。
“想要解決幽州之亂,我等便需要廢掉如今烏桓人如今分散混亂的情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