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華寫作的很順利,他描寫的女主人公若水,是一個身患絕症,仍然頑強生活的姑娘,她美麗,要強,刻苦……她是方瓊麗的原型。這個人物他寫的很投入,他和她之間每每進行著心靈的對話,進行著思想的交流,進行著關於生命、愛情、宇宙等命題的探討和切磋。
男主人公德華,似乎就是他自己的化身,他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傾訴在了這個男主人公的身上,借助男主人公德華的言談舉止抒發他對已經在另一個星球上重生的方瓊麗刻骨銘心的愛戀和思念。
他打破傳統小說的結構模式,完全用夢境和心靈對話的形式來演繹故事、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描繪景色……這樣的寫作,打亂了時間的次序,揉碎了故事的因果,穿插著隨意的議論和描繪,思緒隨著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波動而波動,起伏而起伏。
這種寫作模式有點貌似意識流的寫作手法,但是又彆於意識流的寫法,是他獨創的一種寫作方法,隨心所欲,天馬行空,筆意恣肆,揮灑自如。
由於夜晚寫作時間長,休息不好,白天上班就無精打采,眼睛熬出了血絲。
這部長篇小說他已經寫作一半了,他想早日寫完這部長篇小說,了卻自己一樁多年的夙願。
然而,由於連續開夜車寫作,他終於病倒了。他得了重感冒,發高燒,沒法上班,也沒法去業大上課。
好幾天沒見他去上課,於瓊很著急,打電話到廠裡詢問情況,才知道他病了,在家休息。
爭華重感冒終於好了。上班後,歐陽告訴他:“處長,化肥廠檔案室的一個女同誌打電話問你怎麼沒去上課,我說你病了在家休息呢。”
爭華點點頭。他給於瓊回了個電話,說重感冒剛好,今天上班了。他問於瓊授課老師新講了什麼課程?於瓊告訴他說新講了檔案學和文書學,抽天晚上她把筆記拿給他看。
爭華等待了好幾個晚上也沒等來於瓊給自己送筆記。有天晚上,他正在家伏案寫作,突然有人敲門,他估計是於瓊來給他送筆記的,結果令他失望的是,門外站著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
他疑惑地問:“姑娘,你找誰啊?”
“你是爭華叔叔吧?”
“我是啊!”爭華點點頭。
“我媽讓我上來給你送課堂筆記。”
“你是娜娜吧?”
“是啊爭華叔叔,我是趙娜。”
他常聽於瓊說她女兒娜娜,但今天是第一次見她,眼前的趙娜,高高的個頭,長得很像她媽媽,但他又感覺她的眼神很熟悉,好像在哪見過,一時又想不起來。
見叔叔注視自己,趙娜衝爭華莞爾一笑。
“你媽媽呢?”
“我媽在樓下。”
“她怎麼不上來呢?”
“她說不上來了。”
“謝謝你娜娜。”
“不謝,我走了叔叔。”趙娜又衝他莞爾一笑,在他臉上注視了幾秒鐘後,下樓去了。
爭華掀開於瓊的筆記本,裡麵夾著張字條:爭華,你要多注意休息,彆太拚命寫作啦。姐,於瓊。
望著紙條上那娟秀的字跡,他有種說不清的感覺。他久久凝視著字條上的字跡,呆呆地坐在寫字台前,寫作欲望已蕩然無存。接下來,他並沒有去翻看那本筆記,而是思索著剛才趙娜那甜美的笑容和似曾相識的眼神。她的眼神,怎麼這麼熟悉呢?
一晚上,他沒再動筆寫一個字,腦海裡一直映現著趙娜的眼神和笑容,揮之不去。他極力回憶在哪裡見過這種熟悉的眼神和笑容……終於,他回憶起來了,那是在新兵連的時候,在軍人服務社初次見到大辮子姑娘方瓊麗的時候,她的眼神和笑容和趙娜的這種眼神和笑容是一模一樣的。他不理解,世界上人的眼神和笑容還有一模一樣的嗎?
又到了業大上課時間,午飯休息的時候,爭華跟於瓊又坐在校園公園小河邊的椅子上聊天。
爭華說:“姐,你女兒娜娜長得挺可愛的。”
“是啊,而且她還挺懂事,學習成績也好呢。”於瓊一臉自豪,“她是班乾部,學習成績數一數二。”
“那天晚上你讓她上樓給我送筆記,我是第一次見她。”爭華若有所思地說,“有一點,我感覺挺奇怪的……”
於瓊一臉不解:“我女兒挺奇怪?”
“是啊,她的眼神和笑容很像我認識的一個女孩……”
“這個女孩是誰呢?”於瓊好奇地問。
“她就是死去十多年的方瓊麗。當我看見你女兒的眼神和笑容時,我就覺得似曾相識,我苦思冥想了一晚上,才想起來你女兒的眼神和笑容跟我初次見到方瓊麗的時候的眼神和笑容一模一樣。”
“這麼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