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朱元璋與馬皇後對視一眼,便散去神軀,消散與半空之中了。
好家夥,不愧是朱元璋,他這樣一說,就徹底奠定了朱陽繼承大明皇帝位的正統性了。
代王之後,得位不正?
還有什麼比朱元璋的聖旨更正的?
這可是在金陵一百多萬百姓的見證之下頒布的,再也沒有比這更正的了。
至此,朱陽稱帝的最大阻礙就再也沒有了。
這下不管是誰來,都無法撼動朱陽帝位的合理性了。
朱陽祭拜孝陵的目的可以說是超額完成了。
不僅宣示了自己要恢複太祖家業,光複大明的誌向,更是告慰了先祖。
顧炎武內心擔心的南明三朝爭奪皇位的亂象再不可能發生在朱陽這裡了。
今天的事情隻要傳出去,隻要是心懷大明之人必然蜂擁而至金陵,為光複大明而效力。
朱陽雖然損失了一百萬氣運,但是一點都不心疼。
不僅僅是因為朱元璋讓自己稱帝的合理性得到滿足,主要是因為見識了這位朱皇帝的風範,也就不虛此行了。
說真的,對於稱帝的合理不合理,朱陽根本不擔心。
誰要是不服,打到他服就行了,以他現在堪比天仙的修為,要不是怕把滿清一下子乾掉,會導致某些地方秩序崩潰,百姓遭殃,朱陽早就北上直接把康麻子以及滿清貴胄一鍋端了。
主要還是太平軍這邊的實力沒有跟上。
軍隊方麵但是不擔心,最為主要的是文官方麵。
可以用的人太少。
原因何在,儒學爛了。
或者說是學儒學的文人爛了,當然不是說沒有好的,但是太少了。
下一步,朱陽就是要進行改革了。
至於說征伐之事,由許定川他們負責就行了。
朱陽要在整個太平軍管轄的範圍內,開展改革。
包括不限於改革吏治、科舉製、土地製度、軍事製度以及儒學等等。
現在是最好的時候,一個省的地盤,人口一千多萬,正好夠朱陽施展。
隻要改革成功,培養一大批合用的文人和官員,朱陽便能夠席卷整個中國,實現一統中國,光複大明的偉業。
正好朱元璋的顯靈,為朱陽蒙上了一層金身。
沒有人可以用祖製不可輕改來限製朱陽了。
當然既得利益者肯定會頑固反撲,那就要看誰的拳頭硬了,不服的人全都砍了就是,朱元璋就是這麼乾的。
朱陽準備學一學朱元璋,讓他們體會一下洪武朝的恐懼。
至此,孝陵祭拜算是完成了,返回金陵的朱陽立馬把一應文武召集過來議事。
他要詳細了解如今整個江蘇的情況,然後安排改革之事。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朱陽要不要稱帝的問題。
先前沒有朱元璋的肯定,朱陽稱帝會有一些這樣那樣的麻煩。
現在,有了朱元璋的肯定,稱帝就擺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