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後的日子,仿佛被拉長的糖絲,表麵甜膩,內裡卻裹著焦灼的等待。最初的解脫感很快被一種空落落的不安取代,繼而轉化為對成績的期盼與恐懼。
阮萌萌儘量讓自己保持平靜。她重新拾起因為備考而擱置的課外書,偶爾和同學出去玩,幫媽媽做做家務。但每當夜深人靜,那些做過的題目、可能的失誤、以及未知的分數,就會像默片一樣在腦海裡反複播放。
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已經不知道第幾次翻看那本厚厚的高校報考指南了。
“京都大學理工科肯定是首選,你的分數應該夠得上線。”爸爸指著往年分數線,語氣謹慎地樂觀。
“但專業一定要選好。”媽媽補充道,“計算機、電子工程這些熱門專業競爭太激烈了,要不要考慮一下應用數學或者材料科學?這些也是京都大學的強項,相對容易進一些。”
阮萌萌咬著嘴唇,目光掃過京都大學那一長串令人眼花繚亂的專業:“我還是想衝一下計算機。”她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貫的堅定。那是她從初中起就種下的夢想。
父母對視一眼,沒再反對。他們知道女兒的性格,認準的目標就會堅持到底。
“那第二誌願呢?總得有個保底的。”爸爸翻到另一頁,“南江大學怎麼樣?也是985,計算機專業很強,而且離家近。”
一家人仔細研究著各個學校的專業排名、錄取規則、甚至宿舍條件,試圖在那張至關重要的誌願表上,做出最穩妥的選擇。
夏夜悶熱,窗外蟬鳴聒噪。阮萌萌剛和父母討論完誌願草案,回到自己房間,手機屏幕忽然亮了起來。
是一條微信新消息。
來自那個幾乎從未在私人時間給她發過信息的人——董浩軒。
她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指尖遲疑地點開對話框。
DX:你想好了報哪所學校嗎?
簡單直接的一句話,沒有任何寒暄或鋪墊,像極了他平時的風格。阮萌萌卻盯著這行字看了好幾秒。他為什麼會問這個?是在打探“對手”的情報嗎?還是……
她想了想,謹慎地回複。
阮萌萌:還在考慮。應該是京都大學吧,專業還沒定。你呢?
她以為他會回複類似的答案,或許是京都大學某個頂尖的理科專業,繼續他們之間無聲的競爭。
然而,手機很快再次震動,屏幕上的回複卻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DX:我不去京都。
阮萌萌愣住了。
DX:我決定報軍校。
軍校?
這兩個字像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她心裡激起層層漣漪。那個總是考第一、冷靜理智、甚至有些矜貴的董浩軒?要去軍校?那裡以紀律嚴明、訓練艱苦著稱,與他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
她一時不知該如何回複,指尖懸在屏幕上方。無數個問題湧上心頭:為什麼?他父母同意嗎?以他的分數,國內頂尖大學幾乎可以任選,為什麼偏偏是軍校?
仿佛能隔著屏幕感受到她的震驚和疑惑,又一條信息跳了出來。
DX:家裡商量過了,也符合我自己的規劃。
這句話像是在解釋,又像是在說服自己。阮萌萌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這或許並非一個輕鬆的決定。
她忽然想起高三那次家長會,董浩軒父親那沉穩卻難掩疲憊的側臉;想起高考那天,他母親在烈日下等待時,眼神中不同於往常商業精英形象的普通母親的焦慮;甚至更早,初三那個雨天,他父親那句意有所指的“有些人的做法,確實不太妥當”……
一些模糊的線索似乎隱隱串聯起來,但她不敢深想。
她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震動,認真地回複。
阮萌萌:軍校很好啊,很特彆的選擇。是哪所軍校?
DX:第一誌願報國防科大。
國防科技大學,軍中清華。分數極高,要求極嚴,前途無量,但也意味著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阮萌萌:很棒的選擇。祝你成功。(加油)
她猶豫了一下,還是在最後加了一個加油的表情符號。
DX:謝謝。你也一樣,京都大學適合你。
對話到此似乎應該結束了。但阮萌萌看著屏幕,心裡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湧動。競爭了這麼多年,較勁了這麼多年,他們似乎終於要走上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那個始終跑在她前麵的身影,或許不會再出現在她前方的跑道上了。
一種莫名的失落感,混合著對他的敬佩,悄然蔓延。
就在她準備放下手機時,屏幕又亮了。
DX:其實,高中三年,有你這樣的對手,挺好的。
阮萌萌看著這行字,心臟像是被輕輕撞了一下。窗外蟬鳴依舊,她卻仿佛聽不見了。
她低下頭,指尖在屏幕上輕輕敲擊。
阮萌萌:我也是。
發送。
屏幕暗了下去,映出她自己有些恍惚的臉龐。夏夜的風帶著溫熱吹動窗簾,一個時代悄然落幕,而新的篇章,正伴隨著一條意想不到的信息,緩緩揭開序幕。
她知道,無論錄取結果如何,他們都不會再是同一條跑道上的競速者了。但那條來自董浩軒的信息,卻像一顆種子,在這個夏夜悄然落入了心田,等待著未知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