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京都大學,空氣中還殘留著冬末的寒意,但校園裡的懸鈴木已經悄悄抽出嫩綠的新芽。拖著行李回到熟悉的宿舍,另外兩個室友已經到了,正嘰嘰喳喳地分享著從家裡帶來的特產和過年趣事。
“萌萌回來啦!快嘗嘗我媽做的牛肉乾!”
“這是我老家帶來的糕點,甜而不膩!”
短暫的寒暄和禮物交換後,宿舍很快恢複了上學期的節奏。書桌被擦乾淨,課本和筆記本電腦重新占據主導地位,日程本上寫滿了新學期的課程安排和實驗計劃。
阮萌萌幾乎是以一種迫不及待的姿態投入了學習。她需要這種忙碌和充實來填補某些空檔,覆蓋某些時不時會冒出來的、關於石沉大海信息的細微念頭。
新學期的課程難度肉眼可見地增加了。教授們講課的速度更快,要求的閱讀材料更多,實驗和項目也更加複雜。但這正合阮萌萌的心意。她喜歡這種挑戰,享受攻克難題後帶來的巨大成就感。
她的生活迅速變得規律而高效:早晨六點半起床,晨讀或跑步;白天穿梭於教室、實驗室和圖書館;晚上雷打不動地複習預習,整理筆記。周末則會留出半天時間,要麼和同專業的室友一起去圖書館查資料、討論問題,要麼被不甘寂寞的趙倩拉出去,探索京都某個藏在巷子裡的咖啡館或書店。
“阮萌萌,你再這麼學下去要成仙了!”趙倩一邊攪拌著杯子裡的拉花,一邊抱怨,“大好春光,多少帥哥在球場在圖書館在等著我們,你卻隻想對著你的代碼和公式!”
阮萌萌從一本厚厚的算法書中抬起頭,推了推眼鏡,無奈地笑:“等我搞定這個項目再說。再說,你看的那些帥哥,有哪個能比我的代碼更有魅力?”
“你啊!沒救了!”趙倩誇張地歎氣,隨即又湊過來,壓低聲音,“說真的…那邊…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阮萌萌攪拌咖啡的手幾不可查地頓了一下,隨即恢複自然:“沒。可能很忙吧。”
她的語氣平淡得像在討論天氣,聽不出什麼情緒。隻有她自己知道,在最初回到學校的那幾天,她還是會下意識地在某個特定時間查看手機。但期待的次數多了,落空的次數也多了,那點習慣也就慢慢淡了。
就像潮水反複衝刷沙灘,最終什麼痕跡都會抹平。
她不再去點開那個灰色的頭像,也不再發任何僅他可見的朋友圈。她的生活被學習、實驗、室友和偶爾的閨蜜小聚填滿,充實得幾乎沒有縫隙。
偶爾,在深夜從實驗室回宿舍的路上,看著天上稀疏的星星,或者聽到遠處隱約傳來的軍訓口號聲(雖然知道那不是他所在的學校),她會忽然想起那個挺拔沉默的身影,和那個短暫得像幻覺一樣的秋天午後。
但也隻是想起而已。
像風吹過湖麵,泛起一絲極細微的漣漪,很快就恢複了平靜。
她繼續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穩步前進,成績單上的排名依舊耀眼。那個曾經和她爭奪第一名、讓她又敬又畏又偶爾氣惱的身影,似乎真的變成了通訊錄裡一個沉默的符號,逐漸沉澱在了忙碌生活的底層。
直到某一天,她的手機突然接到一個來自陌生本地號碼的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