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淩晨。
很多娛樂雜誌的編輯室內,依然亮著燈光,他們在等待戛納的結果,尤其是《紫蝴蝶》的結果。
因為陳澤年紀的曝光,很多人並不覺得陳澤一個15歲小孩能獲獎,之前吹一下牛已經算不錯了,這一次戛納的主力軍,還是婁液和章紫怡的《紫蝴蝶》。
“消息傳回來了嗎?”
“還沒有,還在等!”
辦公室裡煙霧繚繞,不知道的還以為西遊記天庭部分在這裡拍呢。
“你們說,這次婁液能拿獎嗎?”
“誰知道呢,這三年過去了,也不知道這人有沒有進步,《蘇州河》是真不錯!”
“你們說,婁液能成第二個張億謀嗎?”
“想啥呢,他也配?”
“就是……那可是張億謀,就算《英雄》拍的再不好,那也是張億謀,婁液能比得了人家?”
一群人抽著煙,聊著天,說著說著,話題就來到了陳澤的身上:“你們說,那北電15歲的小崽子,能不能拿獎?”
“大熱必死知道嗎?獎估計有,頂多一個安慰獎!”
“那萬一那個最佳導演呢?”
“謔,那可升天了,你怎麼不說那個金棕櫚呢?”
“嗨,那是人能拿的嗎?陳楷歌都才半個呢!”
一群人說著又嘲諷起了陳楷歌,半個金棕櫚吹了一輩子,說難聽點,大部分娛樂圈的人,都看不上陳楷歌,但是又得捧著人家,畢竟老陳架子是真大,但是能耐是真有。
就在這個時候,電話響起!
“喂,什麼?第一個獎拿到了?北電那個15歲的陳澤,金攝影機獎?好好好,再探再報!”
掛斷電話,主編興奮的說道:“來消息了,北電那個15歲的小家夥,拿了金攝影機獎,快把報道寫出來!”
“好嘞!”
一群人立刻就開始書寫,對於戛納,他們可比普通老百姓甚至是電影學院裡的人都要了解,金攝影機獎的含金量雖然不算高,但是這畢竟是“最佳新人導演獎”,在國內還是可以吹一吹的,尤其是陳澤才15歲,這要放體製內,報道裡怎麼也得帶上“未來”“希望”之類的字眼兒。
戛納總時長一般不會超過兩個半小時,大部分都是90分鐘差不多一部電影的時間就會結束。
很快,這邊陳澤的稿子剛寫完,又一個電話了過來。
“又拿獎了?”
看了一眼時間,很明顯戛納還沒結束,主編立刻接起來電話,03年已經可以打跨國電話了,這要放早些年張億謀陳楷歌那些時候,這種訊息傳遞得打電報。
“主編,好消息啊,遊本暢拿了戛納影帝,咱們國家出了第二個戛納影帝了!”
“好啊,好消息,影後是誰?”
“是個老外……”
“哎……”
雖然遊本暢老師拿影帝大家都很高興,畢竟能算上國家榮譽,可不是影後,讓大家很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