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投送出去,陳澤很快就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劇本被打了回來。
理由是過於諷刺,以及結尾不好。
“太好了,把第二個版本給遞上去,這次要再打回來,三叔就可以去拍桌子了”
陳澤一臉的開心,他這是故意的。
是的,陳澤改了結尾,在原片拍攝結尾的時候,主角麥叔向導演提出,那一槍不應該打空,而是應該打死主角。
這樣結果會更震撼。
但是導演拒絕了。
實際上,陳澤也覺得,打空要比打死更震撼,因為“打死”代表著“結束”,而“打空”代表著一切都還在繼續。
小鎮上的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人性並沒有改變!
所以,陳澤故意寫了“打死”的版本給遞了上去。
因為陳澤知道,這個結局是過不去的。
“費那勁兒……”
“嗨,不給那群審核老爺們找點理由把我的本子打回來,下次審核我的電影就會更難……”
很多人吐槽,國內電影電視劇,最後都要落在“壞人被繩之以法”、“矛盾最終解決”、“破碎的家庭最終破鏡重圓,美滿和諧”上,殊不知這也是無奈之舉。
國內人口太多了,而且智力並不一致。
這意味著,你知道是“假的”,可能有人不知道。
但凡出現一個認知不全信以為真的,那就會對社會的穩定造成一定影響,而且蠢貨從來都是一群一群出來的,有一個,就會有一群。
所以最終落點一定要“真善美”。
“我下一部電影更離譜,如果這次不給那群老爺們一個發泄點,下次審核就更難了!”
這一次拍的是去柏林金熊的《狩獵》,下一個拍的劇本,就是去威尼斯金獅的《聖殤》,後者劇情更離譜,所以得先讓那群老爺們發泄一下,讓他們降低一下對陳澤的敏感度。
彆奇怪,總有人仗著自己有點權利,會去儘可能的為難彆人,陳澤這樣的電影人,命門就被抓在人家手中呢。
劇本審核不過,拍攝許可就下不來,拍攝許可下不來,電影就不能拍。
“那你直接讓韓董現在就去拍桌子啊,為什麼要等第二版被打回來再去?”
張頌梅不太懂裡麵的彎彎繞,對她來說,劇本本身沒有任何問題,為什麼審核的人會抓著結尾不放。
這就是編劇的毛病,寫文的人,從來不覺得自己寫的東西有問題。
“媽,這裡頭門道不是這樣的,這第一次被打回來,那是讓人家用一下自己手裡頭的權利,然後你再按照修改意見送一次,這樣大家臉麵都好看!“
“但如果第二遍沒過,那就可以讓三叔去拍桌子了,畢竟第二遍送上去是已經表示給那幫老登麵子了,結果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可以直接去罵街了!”
“三叔是四個二,誰家打牌第一手就先甩四個二這炸彈的,影響不好!”
“而且,情分總有一天會用完的,而且這本來就是小事兒,難不成以後我每次拍電影,三叔都要去拍桌子啊?那三叔也太廉價了,萬一有人拿這個當借口攻訐三叔怎麼辦?”
“兒子說得對!”
陳愛國同誌吃著火燒,在邊上點頭:“現在時間不趕,所以劇本的事兒不用讓副董出麵,實際上電影局那幫老家夥也就隻有這種時候,才能拿捏一下小澤,但是你放心吧,不會改第二次的,這是大家的默契,一個金棕櫚導演,劇本沒有明顯的違法和反人類的東西,最多就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