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對大部分人來說,陳澤一個15歲的導演拍攝一個如此沉重的現實題材電影,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其實,很多人都懷疑這電影是不是我拍的,劇本是不是我寫的,對於這樣的言論,我都是懶得正麵回答的,但是既然在頒獎晚會現場都有人質疑了,那我就回答一下吧!”
邊上主持人冷汗都下來,連忙說道:“沒有,我們沒有質疑,隻是陳導這麼年輕,就拿到了這麼高的成就,所以希望導演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畢竟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的年輕人希望向您學習!”
金馬敢說懷疑陳澤嗎?
當然不敢。
這不就是正大光明的給內地抹黑嗎?
更重要的是,這也等於抹黑戛納,就算內地不追究,戛納還要追究呢!
怎麼著,懷疑我們頒出去的金棕櫚有問題?
金馬獎可不敢去碰瓷戛納的金棕櫚。
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行吧,既然有人向我學習,那就好好學吧,其實也很簡單,首先你要有一個製片廠……”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
陳澤一攤雙手,說道:“我從小和彆人不一樣,彆人小時候,是看電視,看電影,看動畫片,我小時候,就是在北影廠的庫房裡拉片!”
“沒錯,正兒八經的拉片,我父母都是北影廠的員工,母親更是北影廠的編劇,我小時候看不懂的很多電影,都會纏著我母親,讓她給我講解,我母親並不是個會講故事的人,所以就從拉片的角度,給我講解電影!”
“等我稍微大了一點,我就開始自己獨立看電影,我6歲就已經能自己換拷貝了,然後會在北影廠隨機抓個導演,抓個編劇,抓個製片人,讓他給我講電影!”
“他們都很寵我,當然也有可能是沒辦法,畢竟我年紀小,但是臉皮厚,纏人我最擅長!”
“等我識字之後,彆人家的孩子看的書,都是畫本,故事書,我看的全是電影相關的書籍,同齡人在討論漫畫,我已經開始研究希區柯克,研究庫布裡克,研究張億謀的色彩,研究黑澤明,當彆的少年因為闖禍被家人打的時候,我是因為偷看18禁電影被我媽一頓打……”
會場裡傳來大家的笑聲,陳澤的些許幽默,緩解了現場的氣氛。
“所以說,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但是對我而言,如果從我看第一部電影開始算的話,那我的電影年齡,要比在座許多人都要年長!”
“《愛》這個劇本,其實來源很簡單,北影廠有許多老年人,他們年邁的身姿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在去年的時候,北影社區裡連續走了好幾位北影廠老人,他們的孩子在社區裡辦了靈堂,兒孫哭成一團,可那些老人我非常熟,但是他們的子女,我幾乎都不認識……”
“在這個時候,我腦海裡有一個想法,如果兩個相依為命的老人,其中一個癱瘓了,那結果會是什麼?”
“我問了許多老人,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老人們會選擇提早走,因為他們不想拖累老伴和兒女!”
“所以,還有疑問嗎?”
看向主持人,主持人連忙點頭:“非常感謝陳澤導演的分享,也感謝北影廠能為華語電影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導演!”
不愧是主持人,腦子就是轉得快!
陳澤笑嘻嘻的下去了,劉藝妃還鼓著包子臉說道:“那個主持人不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