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掙錢嗎?
第二,缺乏傳媒集團的支持,哥倫比亞有索尼,環球有康卡斯特,每年光傳媒成本支出,就不是一個小數字,在輿論上更是被秒殺的渣都沒有,人家電影上了能瘋狂的誇,米高梅電影上了,全靠命!
因此直接失去了“數字時代”的紅利,最後片庫全讓索尼拿走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賭性太強。
畢竟米高梅老總柯克·克爾科裡恩,是賭業大亨,賭博是在人家骨子裡的,這也是為什麼米高梅敢經常壓注單片,他一直迷信“巨星+高投資=成功”,然後《風語者》來了……
陳澤一度懷疑,韓叁評等國內一幫人,就是學的他。
看看韓叁評投資的《無極》《赤壁》《太平輪》。
然後你會發現,每次投資失敗,總有一隻鴿子精在投資者的墓碑麵前晃悠。
最後總結,米高梅其實就是“跟不上時代”了。
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所謂的“派拉蒙法案”,1948年“派拉蒙法案”頒布,不再允許電影公司壟斷製片、發行和院線這一條線,強製剝離了米高梅的院線業務,直接導致米高梅收入銳減50%,而彆的公司通過各種手段,來間接控製院線,交叉控股,間接控股,幕後控股,戰略合作……
可偏偏米高梅啥也沒做。
就真給剝離了,少了院線的穩定輸血,米高梅不死就見鬼了。
柯克想要把陳澤給綁定到米高梅的車上,甚至拿出7000萬美元的續集來誘惑陳澤,但陳澤卻從未想過拯救米高梅!
他和米高梅的交好,除了米高梅敢給陳澤投資份額之外,還有一個目標。
米高梅的片庫!
這4900部電影的版權,陳澤足夠可以躺著吃一輩子,米高梅靠著這片庫,每年約6億美元的收入。
但是靠正常手段,陳澤是拿不到的,索尼花了48億美元,陳澤哪兒有那麼多錢啊。
而且,就算是有,陳澤也不會去搞一個全球性質的“線上電影院”,因為老美不會給陳澤這個機會的,等到2018年左右,兩國關係徹底惡化,那陳澤在老美那邊的公司,就會成為眾矢之的,無論國內外都會針對他,直接一根筋變成兩頭堵。
所以陳澤都不會拿各種公司的股份,包括夢工廠之類的,都會賣掉,然後投資到國內去。
陳澤基本盤永遠是在國內的。
掛斷了柯克的電話,他來電話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希望陳澤提供第三個劇本,而這一次,陳澤的投資份額已經來到了30%,電影為《人類清除計劃》。
不過這次拍攝沒那麼快了,而是正兒八經的500萬美元投資,溫仔壬的導演費已經來到了100萬美元。
而這部電影,在2013年拿下9100萬美元票房,不過和尋常恐怖片不一樣,這電影是心理恐怖片加上血漿片,這成績還算可以了。
陳澤修改了一部分,減少了血漿,加重了恐怖和刺激,500萬投資已經足夠了。
陳澤把《招魂》係列給保留了,寫著寫著,陳澤就把“招魂宇宙”給完善了,這留給自己投資,不然十幾億美元票房,自己拿30%,那不純惡心人嗎?
打發了柯克,陳澤也準備出發了!
柏林電影節,開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