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憑著剛才那一段話,許多女性對陳澤都散發出了一陣陣的母愛,都想把陳澤給擁入懷中,好好安慰他。
“不過最初的《狩獵》,和現在這個並不一樣,我一開始隻寫了一個人承受無數流言蜚語之後,最終走向自殺的故事!”
陳澤在台上賣慘。
果不其然,這話一出,就有許多觀眾甚至是業內人士,齊聲喊出了“NO”的驚呼。
一旁薑聞看了一眼陳澤,和邊上姚魯一起,猛掐對方的後背,拚了命的讓自己不笑出來。
這倆人可都是聽陳澤說過這劇本的真實來曆的——做夢做到的。
什麼“流言蜚語”,什麼“最終自殺”,全都是陳澤故意這麼說的,台下韓叁評不斷的點頭,那是一種認同。
作為一個導演,就得有這種“睜著眼睛說瞎話”的能力。
要會“吹牛”,甚至要會“心理學”。
曾經有人說過,導演其實就是一個心理學家,他在拍電影的時候,就已經設計好了一切,什麼時候讓你哭,什麼時候讓你笑。
韓叁評很滿意陳澤這樣的狀態,這才是一個導演該有的狀態。
能吹牛,也能編故事,更重要的是,有爆點。
電影宣傳和社會新聞是一樣的,有爆點才有人看。
接下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訪問,陳澤都在述說拍攝電影的初衷,然後是薑聞等人來說,再就是陳澤誇薑聞,薑聞誇陳澤,反正大家互相給麵子。
不過也有讓人難堪的問題。
“請問陳導,薑聞導演是圈內出了名的難搞,您是如何讓薑聞導演安靜聽您的話,拍完整個電影的?因為我從電影裡,基本上沒看到薑聞導演的風格!”
陳澤大笑,薑聞臉黑,下麵不懂的人,則被一些知道薑聞風格的人科普,然後都笑了起來。
都彆小看薑聞,他的電影風格在全球電影市場裡,也是獨樹一幟的,他的狂歡美學很多人都學不會,那不是簡單用台詞就可以搞出來的。
寫台詞犀利的人多了,怎麼沒看見第二部《讓子彈飛》?
電影開始在柏林上映,一般來說電影會上映到15號,也就是電影節閉幕式當天,因為這並不影響評審團們早就看過電影了。
一般來說,在電影節開幕後,評審團就開始高強度的看電影了,每天23部,可能還不止一遍,然後每三天討論一次,進行不記名的投票。
所以,除去電影質量,公關非常重要。
陳澤這一次的公關手段,是來之前就已經討論好了的。
法國MK2會以150萬美元為低價,購買《狩獵》的版權,但如果陳澤的電影,能獲得一個銀熊,那這個價格會增加到200萬美元,如果能拿下金熊,則變成350萬美元,除此之外,MK2院線還要負責幫陳澤進行公關。
或許會有人奇怪,人家出錢買版權,再出力給你拿獎,那不是要白多給錢嗎?
可實際上,這本身就是一種宣傳,MK2之前就看過電影了,必然認定這電影不會虧錢。
而電影成就越高,他們付出的雖然越多,但賺的也越多。
金熊電影永遠都是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