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醞釀,佛音二字,算是徹底響徹三界。
不單單是東勝神州的各地佛門寺廟來往香客不絕,哪怕是以凡人居多的南瞻部州,僅存的一些寺廟也是擠滿了人。
東勝神州的修士大多還都要點臉麵,黑夜上門購買佛音的居多,白天也大多都是差下人購買。
但南瞻部州的凡人……就不一樣了。
大唐,王家村!
王小五樂嗬嗬的指揮著雇傭來的工人堆砌院牆,自己也是拿著斧釘錘矛上陣,本就是家裡的農把式,雖然當了幾天的地主老爺,但這一身的本事還沒落下。
上好的青石磚,一塊一塊的相互堆疊,這些可都是用香火買來的好材料。
風吹雨淋可保50年難壞。
若是放在以往,這種珍稀的材料也就是達官顯貴才能夠消費得起。
可現如今有了香火,卻成為了農家養豬場的主要建造材料。
是的,王小五正在建造養豬場。
養豬場預計要占300畝荒田,前景如果好的話,未來他還準備投入更多。
隨著大唐廣開貿易,長安大量的人口外流,直接就導致了大批量的土地荒廢了下來。
大唐雖然各處穩定,並無任何叛亂,但各種物品的價格卻是根本就不帶跌的。
想靠種植糧食跑贏通貨膨脹,幾乎不可能。
王小五與老娘在家商量,考慮到家裡的銀子錢財越來越不值錢,索性直接就買了一大批的土地。
實際如果不是香火與房間金銀的兌換比已經炒到了天上去,王小五一家更樂意於換成香火的。
養豬場建設不過半月,外邊五米高的圍牆簡直是比豪宅大院還要氣派。
養豬場大門麵朝群山,不時就能夠聽到山林裡野豬哼哼唧唧刨土吃食聲。
王小五本是獵戶出身,偶爾也會在論壇裡學習一番修真煉氣,雖然大多修真知識晦澀難懂,但他也或多或少能學到一個皮毛。
這圈養野豬的法子,就是王小五學習馴獸技藝,結合自身獵人的一些經驗,摸索出來的開源之法。
馴服妖獸基本不可能,但收服山裡的一群小小野豬還不在話下。
又忙活了兩天,養豬場終於是建成,王小五大擺宴席,狠狠的招待了一番前來幫忙做工的父老鄉親。
待到眾人散去,王小五一家這才好好參觀起自家的養豬場。
養豬場內部除了食槽,更多的便是提供給野豬休息的豬檻,日落黃昏,不時就有野豬下山,自覺的鑽入豬圈,或呼呼大睡,或在食槽裡搶食吃,一派井然有序!
“娘,您就放心吧!養豬場這邊有我,今兒個我還入城打聽了一下最近肉價,又上漲了哩。”
“肉價是肉價,我們這豬肉可是賤肉,又騷又硬,能賣得上高價嗎?”
“要不我們還是騰出些地方,多養殖一些豬牛羊吧?”
“我聽說隔壁村進口了一批西域羚羊,一頭羊的價格那可是抵得上幾十條小黃魚哩!”
老母親絮絮叨叨,依舊有些不放心。
王小五笑著解釋:“娘,您忘了!”
“這可是廟祝劉老親口說的,豬肉隻要閹割後,就不騷了。”
“這也是從大唐之外流傳而來的法子,咱大唐人傑地靈,山豬的肉質本就肥美,定然是比那外國豬好上不知多少倍!”
“閹了好,閹了好啊。”
老母親聽的是頻頻點頭,看著那在豬檻裡一個個長的飛鏢大耳的大黑豬,滿臉都笑出了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