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賜你名‘熊二’,封為‘二等奴隸’。”
“來人,也賞他一碗飯!”
熊二喜出望外,磕頭謝恩的聲音比熊大還要響亮。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接下來,每一個剃完頭的胡人俘虜,在離開前都會忙不迭地給陳洛磕頭,希望能獲得同樣的“恩賞”。
陳洛並沒有給每個人都賜名賞飯。
但這種行為本身,已經悄然在這些胡人心中種下了等級、順從和爭取“獎賞”的觀念。
所有胡人剃完頭後,陳洛命人拿來沉重的鐐銬。
他宣布,熊大和熊二作為“二等奴隸”,可以免戴鐐銬,而其餘戰俘則必須戴上腳鐐勞作。
此外,熊大和熊二可以被安排住在簡陋,但能遮風擋雨的房間裡。
而其他戰俘,隻能擠在肮臟的馬廄或牛棚。
安排完這一切,陳洛留下一個小隊負責看守和管理這些,已經被初步“規訓”的胡人戰俘。
然後帶著人離開萬獸園。
有懂得心理學的人,肯定已經看出來。
陳洛利用了恐懼、分化、獎賞和建立等級製度,已經開始一步步地將這些桀驁不馴的胡人進行馴化。
次日清晨,朝陽初升。
望江屯巨大的演武場上,幾乎站滿了人。
這些人裡有兩千多明軍,四千多齊人戰俘,以及那兩百多名剛剛被剃了光頭的胡人戰俘。
整個演武場聚集了超過六千人,場麵蔚為壯觀。
陳洛走到演武場正前方的點將台上。
演武場內六千多人,立刻變得安靜認真。
陳洛首先對昨晚參與作戰,表現英勇的明軍將士,進行了公開表彰,授予功勳,發放賞銀。
對陣亡者則厚加撫恤。
接著陳洛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
昨晚參與阻擊任務,表現良好的一千餘名齊人戰俘,全部正式編入明軍的新兵營!
這意味著他們擺脫了戰俘身份,成為了明軍的預備力量。
命令下達,後勤部門立刻抬上來一捆捆嶄新的,黑色明軍製式戰袍和相應的身份銘牌。
那一千多名被點名的齊人戰俘,激動得渾身顫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們迫不及待地換上新戰袍,撫摸著胸前的銘牌,臉上洋溢著新生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
他們將被分配到更好的住處,享受更好的夥食,開始係統的新兵訓練。
而台下那些未能入選的齊人戰俘,則個個伸長了脖子,臉上寫滿了羨慕與渴望,暗暗發誓下次一定要抓住機會。
就連那兩百多名胡人戰俘,麻木的眼神中,也第一次流露出了強烈的向往之色。
他們此刻意識到,原來順從和立功,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集會結束後,明軍各部依照計劃展開日常訓練。
喊殺聲,操練聲震天動地。
戰俘們則被管理人員集中起來,開始分配繁重的勞動任務。
望江屯人口激增,需要修建更多的營房,開墾更多的荒地,打造更多的軍械。
另外陳洛還重新設計了望江屯的防禦工事,完成陳洛設計的防禦工事,需要大量石料和木材。
這些艱苦的勞作,自然大部分都落在了戰俘身上。
當然,陳洛也並非一味壓榨。
所有戰俘在完成規定的勞動任務後,會被安排參加“思想教育課”。
在明軍戰俘接納規定當中,通過思想教育課的考核,認同明軍的理念,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途徑。
望江屯的各項事務雖然繁雜,但好在有各個部門的人在負責,不用陳洛操太多的心。
晨會結束,陳洛立刻召集了第一大隊和親衛隊,另外他還叫上了李道元和沈義。
一起前往黑風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