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位於光宅坊的梧桐巷內。
巷子的位置倒是不壞,毗鄰舉院街,背靠夫子廟,就是前幾年遭過兵災,死過好多人,牆體斑駁,好似總充斥著一股徘徊不去的陰潮氣。
這日,難得雨過天晴,豔陽高照,因著過幾日是巷子裡唯一的大戶,糧商趙家老夫人的壽誕,趙家人四處貼了好些寫了福壽安康的福字,平日裡冷清的巷子倒平增了些鮮活。
辛娘子皺著臉,拿著飯勺一邊攪和野菜粥,人家過壽的壽桃一筐連一筐,她這輩子,連自己的生辰都快忘乾淨了。
瞥了眼正在廚房外頭洗臉的楊菁,辛娘子肚子裡的悶氣一股連一股地往上湧:“眼睛長在腦袋頂上嘍,整日巴結那當官的,也不看看人家願不願意受你的巴結。”
楊震蹲在旁邊拾掇他的家夥事,一聽婆娘的話,急赤白咧地伸手扯她的袖子
辛娘子恨恨一甩手,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扯個屁,看看你那寶貝閨女,洗個臉都要用一盆水,還見天鬨著要洗澡,也不怕洗禿了皮!”
【……】
楊菁:“……”
旁白竟仿佛也無話可說。
大夏天,一動一身汗,暴土揚長,她知道眼下柴火貴,燒水不容易,都是自己挑水曬一曬,每日不過略微擦洗,並不敢多用,唉。
不多時飯就出了鍋,一人一碗野菜粥,半塊雜糧餅子,辛娘子還難得拿幾片醃蘿卜來下飯。
蘿卜甕裡浮了一層綠毛,辛娘子跟沒看見似的,拿筷子小心挑出來,啪啪啪一剁。
楊菁如今已頗能克服,麵不改色地喝粥。
阿綿和小寶更是吃得唏哩呼嚕的,阿綿見她吃的慢,生怕她不夠吃,緊忙著把碟子裡的蘿卜,簍裡的餅子搶出一塊,先堆疊在她麵前。
“阿姐多吃些,多吃點身體才好得快。”
阿綿看著姐姐單薄的身子骨,算了算自己積攢的那十幾文錢,心裡發愁。
她問過門口柳家醫坊的郎中,郎中說,姐姐看著氣虛得厲害,若想養好,恐怕需得用些好參,這點錢連根參須都買不到。
不都說蘿卜是小人參?
想著,阿綿,又一筷子奪了小寶已經要塞在嘴裡的醃蘿卜,也放進楊菁的粥碗。
楊菁:“……”
辛娘子磨了磨牙,心裡更憋屈,她這丫頭就是個傻子,還有小寶,窩囊!趕緊嘬上兩口,你姐最多捶幾下,還能怎樣!
隻當家的在呢,她得給孩子們留顏麵,實在不好罵。
楊菁盯著蘿卜,鼓足了勇氣……呃,她可能還是不太餓。
阿綿和小寶都是辛娘子給楊震生的娃,阿綿是個閨女,十三,小寶是兒子,今年七歲。
小寶如今正跟著個老秀才讀書識字,楊震也沒想他能讀出來,隻讓他認識幾個字,能做個賬房有口飯吃就好。
阿綿已經定了親事,男方父親以前當過兵,與楊震有些袍澤之情,如今做了縣衙的捕快,是門頂頂好的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