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食物攝取後的能量轉換效率,一直以來都不算高。
韓飛找到的食草昆蟲基因,能量轉換效率普遍也就百分之十左右。
食肉動物對肉類的能量轉換效率,也沒超過百分之二十。
韓飛通過基因調整,為之前的蟲群打造的消化係統。
雖然對攝取食物的種類降低了限製要求。
但能量的轉化率受限於獲得的外來基因,一直也就那樣。
與韓飛理想中的蟲族對比而言。
其中的差距,簡直就如同麻雀與鯤鵬的區彆。
本身肌體日常能量的消耗環節。
食物消化與吸收的環節。
質量到能量的轉換與儲存環節。
生物體做功時,再由質量轉換為能量的過程中,以熱的形式流失的那一部分等等等等…………。
韓飛隻要能在以上任何一個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
都能夠用有限的神域麵積,來供養更多的蟲群單位。
所以,這些年之中,後來誕生的蟲族單位。
都改用了這一套優化後的消化與能量轉換係統。
這才能讓神域不至於達到承載極限進而打斷,韓飛一直埋頭進行中的自爆單位設計。
回到神域後的韓飛,先是去看了看處在休眠狀態的異化飛龍。
這些由刺蛇基因模板優化而來的蟲族新遠程單位,體長接近五米。
繼承了刺蛇那,帶有明顯蟲族特色的可怕頭部造型。
三對集合了蟲群最新視覺係統的眼睛,擁有接近360度的無死角視野。
原本一對粗壯的大顎,如今數量直接翻倍,變為了兩對。
增加了在空中近距離撲咬撕扯的能力,算是對近戰格鬥能力的加強。
頭部後方的高密度骨骼,層層向著身體後方延伸。
逐漸過渡為環形骨甲,包裹住已經變得異常粗壯的身體。
原本的手臂經過大量優化,已經完全發展成了一對巨大的肉翼。
肉翼關節處還伸出了尖銳的彎錐型骨刺,顯得異常猙獰。
異化飛龍
與刺蛇最大的區彆,就在於原本蛇類的軀體尾端,不再是一條尾巴。
而是,在尾端重新構建出了一張猙獰的口器。
四支粗大的巨顎,對稱分布,巨顎之間則布滿了尖銳的獠牙。
喜歡蟲群:隻要數量夠,遲早能質變請大家收藏:()蟲群:隻要數量夠,遲早能質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