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給行星大小的神域裝上躍遷設備,讓其能夠在資源井裡躍遷這種事,早有作死的前輩們試過了。
成為教科書上典型案例的前輩證明,這種做法不僅成本高到嚇人,神域還要承擔巨大的躍遷風險。
那位給自己神域裝上躍遷引擎的前輩,也因為巨大的神域在虛空洋流中,進行遠距離躍遷時。
碰上了一個小小的意外,就導致了自己的神域瞬間報銷,從而終結了自己的成神之路。
尤其是處在資源井的內圈區域,時不時就會遇到虛空亂流,對於巨大的神域來說危險係數著實不小。
在正常情況下,就算是大規模艦隊,都鮮少在虛空洋流中,進行超遠距的集群躍遷,更彆說是行星大小的神域了。
沒多久,無人偵查器的排查範圍,已然覆蓋了整片空域。
更是憑借著配備的輕型火力,將蟲族艦隊留下的少量探索信標和偵測設備,全部清掃殆儘。
但這些無人偵查器,卻忽視了漂浮在這片空域各處,宛如屍骸般處在休眠狀態的炎爆蜻蜓。
對於沒有展現任何攻擊性,且生命體征極為微弱的小型虛空生物,靠著自動程序死板執行命令的偵查器,從來都不會將其列為優先排查項。
在無垠虛空中,體長僅有兩米多的炎爆蜻蜓,實在是太渺小,太不起眼了。
故而,以這些散落的蟲族個體為錨點,韓飛得以借助意識附身的方式,窺探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連帶威爾遜這些腦蟲將領,也通過意識網絡,觀察著這裡的具體信息。
隨著那艘重型巡洋艦,完成了先頭偵查任務。
一艘接著一艘的同型號戰艦,從折躍光膜中接踵而出。
不斷駛出的戰艦,迅速結成球形防禦陣列,向著不同方向推進。
與此同時,光膜也在快速膨脹,不斷的擴大直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單位時間內,躍遷而來的戰艦,以指數型增長曲線快速暴增。
足足十分鐘後,光膜才緩緩收縮,直至徹底消散。
褶皺扭曲的虛空,也在空間自愈特性的作用下隨之彌平,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似的。
然而一支規模不小的虛空艦隊,已然進入這片空域當中。
上萬艘的各種型號戰艦,整齊列陣,艦群的整體氣勢和戰力,絲毫不遜於全員巡洋艦的蟲族艦隊,甚至猶有過之。
就連暗中窺探的韓飛,都不禁為之咋舌,這算是他初次看到擁有完整建製的虛空艦隊。
過往無論是納萊恩,還是劉誕的戰艦編隊,艦型都很單一。
而眼前這支艦隊,艦型配置卻頗為齊全,上萬艘的戰艦,整體造型大同小異。
設計理念側重於崇尚“重甲巨炮”的暴力美學,外形風格與之前被剿滅的斥候艦隊一脈相承。
整體外觀造型粗獷,明明是神力戰艦,可外形卻走的是賽博朋克風,看著就跟原始文明的機械造物似的。
這也怨不得戰艦設計師,純粹是由該神靈的審美與觀念,決定了他治下眷族的建軍風格。
就算是在現實世界,隆瓦和人類兩個文明,星艦外形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人類文明的戰艦,絕大多數都是流線型的梭狀構型,艦體表麵平滑,艦載武器中規中矩。
隆瓦文明的戰艦,卻從不考慮造型美觀與性價比,就一個勁的瘋狂疊甲堆炮。
喜歡蟲群:隻要數量夠,遲早能質變請大家收藏:()蟲群:隻要數量夠,遲早能質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