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紅眼藤壺特性的萊曼,對蟲族的判斷完全是基於,他在麵對威爾遜時的經驗。
虛空巨蟲的攻擊射程,在他看來,其實已經很離譜了。
哪裡能想到,這還能有更離譜的!
虛空巨蟲與蜂巢相比較,從體型上就決定了他們可以攜帶的能量儲備,壓根無法與安德森那個,經營了幾百年的行星級蜂巢相比。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即使是經驗老到的萊曼,都差點沒反應過來。
他在驚愕之餘迅速回神,幾乎是條件反射般,瞬間下達了防禦命令。
如此匆忙的指令,各艦指揮官和操控人員,就算反應及時,也隻是堪堪啟動了防禦體係。
絕大多數的戰艦,防禦護盾的能量灌注都尚未抵達最高值,狂暴的射線流就已傾瀉而至。
整個錐形鋒矢陣,立即就迎來了仿佛無休止的火力打擊。
高能射線在跨過漫長的距離後,難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能量衰減和逸散。
可如此高頻的不間斷攢射,急速擴散的狂暴粒子,很快就帶起了狂瀾般的能量潮汐。
尚未滿載的防禦護盾,在猩紅射線潮的持續衝擊中,根本無法一直保持安然無恙。
大量被擊中的小型戰艦,護盾逐漸被貫穿。
幸虧萊曼艦群這邊的陣列前端,直麵射線流衝擊的都是重型戰艦,還都得到了方尖碑散發出的神輝加持。
在防禦護盾被擊穿後,閃爍著符文的厚實特種裝甲,麵對能量潮汐的席卷,還不至於出現問題。
但艦群如今並非防禦陣型,身處中後端的中小型戰艦,也難免遭到了猩紅射線的波及。
尤其是輕型護衛艦,護盾和艦體裝甲,輕易就能被貫穿。
部分艦體擦著猩紅射線,躲過了直接命中的護衛艦。
在失去能量護盾後,也逃不掉艦員暴露在能量潮汐中的命運。
沒等他們感受到半分痛苦,在狂暴的能量潮汐中,這些生命就已悄然逝去。
不少人在失去生命後,甚至還維持著臨死前的神情和姿勢。
徒留瞬間熄火的護衛艦,作為他們也曾存在過的墓碑…………。
唯一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的,就是處在陣列最前方,以多座巨型構件拚接而成的方尖碑。
幾乎在偵測術式示警的瞬間,強大的防禦法陣就已自動激發。
碑體蝕刻的神紋,可謂是攻守兼備。
神力流轉的防禦光罩,在射線流的轟擊下,也僅是泛起了點點漣漪。
經過能級衰減的猩紅射線,對這層神力屏障的傷害,顯然還不足以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