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籃內圈的戰火持續燃燒。
但放眼無垠虛空,在兩大區域霸主文明的廣袤疆域,這卻隻是小打小鬨罷了。
人類掌控區的核心地帶。
文明中心學府的專屬駐地,仍如往昔般靜謐祥和。
班級停放區,眾多表麵籠罩著淡淡輝光的神域停靠於此。
幾百個神域裡,十幾個麵積接近五億平方公裡的巨大神域,顯得尤為突出。
其中又以韓飛的神域最為顯眼,堪稱鶴立雞群。
相比於周圍同學那如同倒扣巨碗般的神域外形。
韓飛的神域已在海量神力的塑形下,演化成近乎規整的圓形球體。
隨著地表曲率的不斷增大,神域邊緣在持續卷曲合攏。
地層深處的物質,因高強度的擠壓和摩擦,形成了致密星核與灼熱地液。
在神域尚未合攏處,每時每刻都有岩漿噴薄而出。
將周邊急劇灌入的海水,迅速蒸騰氣化,化作天穹積蓄不散的厚重雲層。
在神域塑形初期,域內的整體天候和生態,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因為合攏之處都位於深海區域。
神域內也沒形成真正的生態循環,僅是借由神力支撐,維係著眷族所需的區域生態係統。
然而,隨著星體化程度加深,整個神域越發接近於真實星球。
地磁場的衍生、增加和偏移,更填補了整體生態循環的關鍵缺失。
潮起潮落,風卷雲舒,皆因之而起。
尚未徹底成型的星球,開始隨之緩緩旋轉。
在地磁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南北磁極,讓原本較為規整的球形星體,出現了些許扁率變化,漸漸趨向橢圓。
冥冥之中韓飛的意誌,將分割籠罩各區域的神力逐漸抽離。
原有的區域獨立生態鏈也隨之打破,從而緩慢的被納入星球整體內循環。
韓飛始終處在意識沉寂狀態,整個過程並未刻意操控。
這是神靈的本能,是神域演化的必然曆程,也是神域星體化過程中的一道難關。
但凡眷屬的實力不夠,麵對如此劇烈的氣候變遷,又暫時失去了神靈的庇護,說這是生態災難都不為過。
可無論是蟲族超強的適應力,還是科技發展程度極高的單眼族,麵對這點生態變化都能輕鬆應對。
不但沒給生活造成惡劣影響,反倒因季節越發分明,天候越發多樣化,還讓單眼族的一些詩人,迸發出了不少創作靈感。
而各大稀有野生動物保護區,更是徹底激活了原有的物種天性。
在萬物勃發的氣候變遷中,散發出濃鬱的荷爾蒙,展開了瘋狂的求偶和繁衍。
百年間,任那風雲變幻,滄海桑田。
神域發展的腳步,始終未曾停止,反是越發生機勃勃。
隨著時間的推移,神域的星體化塑形,終於走到了尾聲。
在神域星球背麵,廣袤藍海深處。
僅存的那個超巨型旋渦,陡然加速收縮。
隨著海底罅隙的不斷合攏,岩漿在急劇的噴薄、冷卻和凝固。
哪怕已然壘砌成巨型島嶼,島上那座直插雲霄的巍峨火山,仍在持續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