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知道,還不行,因為他還沒學會用毛筆寫字,最起碼得等自己的毛筆字能看了才能抄,不然就是浪費紙了。
出了三房的屋子,須寧直接將房門鎖好,“你回你屋看書去,明年能不能省下一半束修可就看你的本事了。
那可是七百五十文錢,能買百多斤糧食夠,你吃三個多月的。”
“是,奶。”
小山跑回自己屋裡,拿起書便認認真真的看了起來。
何氏也不知道是沒注意還是怎樣,並沒發現書房中少了東西。
第二日小山背著張氏現做出來的書包帶上自己的文具書籍和林文勝一起去了學堂。
今日孫秀才講的《論語》,課上他一直盯著小山,因他是新來的,孫秀才生怕小山聽不懂,講課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把他喊起來提個問,小山倒是都能回答。
孫秀才很滿意,下課後,將人叫走,然後給了他幾本手抄本,“這幾本兒你拿著,都是學堂之前的優秀學生抄的,我都看過了,沒有錯彆字。你儘管拿去用,等你的字能看了,記得也要抄下一套蒙學的基礎書本兒。”
馮山感激的朝孫秀才鞠了一躬:“多謝先生。”
“行了去吧,那本兒《千字文》字寫的就不錯,你可以照著練。”
小山捧著書出了先生的房間,晚上下課回來就把三叔的書交給了奶奶,三叔的東西,能不碰還是不碰的好。
須寧得知先生給了孩子一遝書,囑咐了一堆孫子要讓他感恩的話,沒法子,家裡如今啥也沒有,想表達感謝都做不到。
小山自是聽了。
眨眼村裡便迎來了春耕,馮家的地有一半都是上等稻田,兩個兒媳負責育苗,六畝地種了玉米,玉米種完又移苗插秧,期間還將剛整出來的荒地種上了紅薯,這些活計全都乾完,何氏急了。
“娘,夫君已經近兩個月沒回來過了,我想進城去看看他。”
她總有種不好的預感,但她怎麼想也想不到會是婆婆將丈夫賣了,而是害怕丈夫去了縣裡被彆的女子勾去,不要他們娘三個了。
須寧擺手,“那你去縣裡找找他吧,他就在萬卷書屋。找到他讓他把這兩月的工錢拿回來,家裡都沒糧吃了。”
何氏低頭悄悄翻了個白眼,還想要夫君的工錢,想的怎麼那麼美呢?
但她嘴上還是乖乖應了。
知道娘親要進城,兩個孩子嘰嘰喳喳的鬨著非要跟著娘親一起去,何氏一慣寵孩子,自是應了。
須寧樂了。
第二日一早,何氏帶著兩個孩子坐牛車進了城,等她們走後,家裡人也下地的下地,去學堂的去學堂,須寧也慢慢的晃出了村兒。
這次在村頭等了老半天,終於等到了一輛進城的牛車,而後牛車晃晃悠悠的進了城。
下了牛車,須寧直奔萬卷書鋪。
沒等她走近,就聽到了吵鬨聲和孩子的哭嚎聲。
“我夫君就是來你們這兒上工的,他怎麼可能不在這兒?”
那書鋪的老掌櫃無奈的道:“這位小娘子,我都和你說了,你夫君確實來過,與你說的日子也對得上。
我告訴他第二天就來上工,可是他沒來,他宿舍裡的行李也不見了,我還以為他是反悔自己回家了,你和我找人也找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