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沒回鄉,族人還不知如何看他們一家呢,她也不明白丈夫為什麼那麼絕情,真就對生他養他的地方一點眷戀沒有。行李收拾好,兩兄弟便上了路,蘇子豪怕誤了婚期,催大哥快馬加鞭趕回村裡。
須寧同意了。
他這邊帶了兩個公主送的小廝陪練),公主送人的時候說的就是小廝,兩人看著瘦瘦嘰嘰,也不起眼兒,蘇子豪父子倆都以為這是公主派來監視老大的,都沒把他們當回事兒,到時調走就行了。
蘇子豪這邊也隻帶了兩個小廝,但這兩個都是通些拳腳功夫的,以他的性子,他是要多帶些人的,但“蘇鴻”怕人多眼雜出了岔子,隻帶了兩個親信就完了。
一行六人快馬加鞭,十二日後就回到了蘇家的老家蘇家村。
整個村子除了幾戶外來戶,大家幾乎都是同族。
須寧在縣裡買了不少的禮物,回村後就去了族長家裡。
族長見到蘇家的探花郎竟然回鄉祭祖,須寧又說要給村裡修祠堂置辦族產,直接把接待兩兄弟的規格提到了最高。
搞了個全村參加的殺豬宴,把家裡最好的房間讓出來,讓兩兄弟居住。
又挑了好日子買了祭品,帶著村裡的青壯男丁,陪須寧一起祭祖。
蘇子豪以為大哥總該離開了,可須寧卻在族長家裡住了下來,親自幫著村人一起修祠堂,又花錢給族裡置辦了百畝良田,良田的全部收益用來供養村裡的孩子讀書。
還和族長表示村裡若有人要進京趕考,費用也全由須寧承擔。
他這一心扶持族人的做法,讓老族長十分欣慰,並將他的事跡全都傳了出去,村人看須寧的眼神都放著光,上到八十九,下到剛會走,每個人都對須寧發自內心的恭敬。
他們村之前不是沒出過讀書人,但像“蘇鴻”這樣官拜五品的一個沒有,如今村中最有出息的就是一名久試不中的秀才。
其他人或搬去縣中居住,村人有事求到門上也不理。
要麼花錢捐個小官,遠離當地,偶爾回村也就是幫著修修祠堂就完活了。
畢竟有個詞叫積財吝賞,還有個詞叫有心無力。
不是誰家都能隨隨便便拿出幾千兩的閒銀連眼都不眨的。
而“蘇鴻”不回村,最大的可能是他怕村人有相熟的發現他的不對之處。
須寧帶著蘇子豪在村裡足足住了一個月,該辦的辦了,該了解的了解了,該“學”的也學了。
這才在蘇子豪就要溢出的不滿中踏上返程的路。
“大哥,我們回去不如乘船吧,乘船輕鬆一些,我看大哥騎馬騎的腿都磨破了,實在是於心不忍。
而且,離你的婚期隻有不到一個多月了,咱們還是早點回去的好。”
須寧很是感動的拍了拍蘇子豪的肩膀,“不愧是我的親弟弟,時刻都關心著哥哥,不枉我一次次幫你背黑鍋,有好吃的也都給你吃。
那時彆人還說你就是故意害我的,可惜,你哥我是誰?腦子聰明著呢!
根本不信那些人的挑撥之言,一心一意隻對你好。
瞧瞧,我弟弟大了也是知道心疼我的,壓根兒不是那些人說的那種人!”
蘇子豪的嘴角抽了又抽,很好,他大哥是懂得怎麼惡心人的!
不過沒關係,再怎麼惡心也惡心不了幾次了。
他馬上就能送大哥上路!
須寧將這小子的表情全部儘收眼底,嘴角帶笑,沉默不語。
巧了嘛不是,他也是這麼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