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拍的太好,所以觀眾不想看第二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這也是一種莫大的稱讚了。
更加值得稱讚的是,《我不要藥神》電影中演員很少流淚,隻是在講故事。真正感人的電影就應該是這樣,演員沒有哭,觀眾卻哭了。
“嶽關,其實你對《人間守門人》這種戲也不是很上心吧,我感覺你的演技都沒有使出一半。”徐爭道。
嶽關笑了笑:“不是不用心,側重點不一樣,我不想讓自己的演技和整個劇組的演技割裂太大。”
“這種劇就是演好了,其實也呈現不了太好演技的。”徐爭搖了搖頭:“人設太簡單了,看上去你的吳奇我的伍六七都經曆了不少事情,但是演起來太簡單了,和程勇比起來,難度根本不在一個檔次。這種角色演起來,其實沒什麼意思。”
嶽關:“……”
講道理他覺得挺有意思的啊。
拍了太多需要全神貫注的角色了,突然來了一個可以放輕鬆的角色,嶽關拍的還挺舒服的。
所以嶽關有一說一:“我覺得還好,不可能每一部戲的角色都能夠往深了挖掘的。”
“所以我要自己當導演,拍自己想拍的角色,講自己想講的故事。”徐爭二兩酒下肚,話也多了起來。
“嶽關,你現在還年輕,有機會也可以嘗試著自己當導演。當導演和演員還是不一樣的,相對來說,演員還是太被動了。”
“導演也不見得主動啊,我拍了那麼多戲,也沒見過幾個真正隨心所欲的導演。就算是爭哥你的《泰囧》,和你最初想的也不一樣吧。”
“確實不一樣,《泰囧》拍的有點太刻意了,為了搞笑而搞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徐爭道。
嶽關:“……其實我覺得《泰囧》很好了,我去電影院看了,笑了很多次。一部喜劇電影能夠逗觀眾笑,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徐爭搖頭:“話說的沒錯,不過做導演的拍一部戲,不可能隻為了逗觀眾笑的,肯定還是要為觀眾帶去一些正能量的思考,這方麵是《泰囧》欠缺的。我再拍下一部電影的時候,會多加強一些這方麵的工作。”
“千萬彆。”嶽關脫口而出:“那樣囧係列就死定了。”
徐爭詫異的看著嶽關:“為什麼這麼說?”
“爭哥,你一個拍喜劇電影的,逗觀眾笑也就算了,乾嘛總想著教育觀眾?觀眾想接受教育,多讀點書不行嗎?犯得著來看你的電影嗎?”
嶽關的話說的有點不客氣。
但他也不在意。
一直努力向上走,為的就是讓自己的顧忌越來越少,讓彆人對自己的顧忌越來越多。
他現在地位已經到了,再束手束腳的,那是自己虐自己。
嶽關沒那種毛病。
再說了,嶽關說的也是心裡話,並不是刻意和徐爭唱反調。
對嶽關的話,徐爭不敢苟同:“嶽關,你這是典型的觀眾思維,不是導演思維。所有的導演要講的都是自己的故事,如果一個導演隻能逗觀眾笑的話,那他永遠成不了大師。你看馮小鋼,之前拍喜劇片一度號稱票房之王,然後呢?影評人根本看不起他,金龍獎都不給他發請柬,哪怕他的戲票房比張一謀高,但是地位差遠了。”
嶽關嗤笑道:“所以馮小鋼不拍喜劇片了,跑去拍文藝片了,然後連票房之王都不是了。爭哥,你舉的這個例子是個最好的證明啊。”
“那是因為馮導走錯路了,他不該一門心思拍文藝片的,我也不會那樣做,雖然我很喜歡看文藝片。”徐爭有自己的打算:“我想做的是在喜劇電影裡加入自己的思考,觀眾喜歡看喜劇片,讓觀眾在大笑的同時也能思考和反省一些東西,遠比讓觀眾大笑更有價值,這也是我喜歡《我不是藥神》這個劇本的原因,這個劇本如果拍出來,肯定能夠給觀眾帶來很多思考和反省。”
“《我不是藥神》本來也不是喜劇片,有這種效果是應該的。你要是拍喜劇片,觀眾看完了卻沒有笑,爭哥,你有想過那種後果嗎?”
“不會不笑的,我會在喜劇和文藝中間找到平衡。”徐爭自信道。
嶽關輕歎了一口氣:“爭哥,你就和你的體型一樣,開始膨脹了。《泰囧》的成功是源於你讓觀眾笑了,而不是你讓觀眾思考了。”
“我不可能永遠拍《泰囧》的,拍《泰囧》的時候我在娛樂圈根基不穩,隻能先立足再談其他的東西。《泰囧》成功了,也不全是我的成功,黃博和寶寶的功勞也很大。”徐爭道。
“原來你知道啊。”
“我當然知道,所以我下一部囧係列不會再請他們,也不會再為了搞笑而搞笑。嶽關,要不要我們打個賭,我下一部囧係列的票房能超過《泰囧》。”
嶽關不看好他的想法,這讓徐爭有些不舒服。
嶽關搖了搖頭:“有《泰囧》的人氣加成,你下一部囧係列隻要不是太爛,票房都不會太差的。你要真想賭,我和你賭第三部囧係列的票房。”
就《囧媽》的質量,正常上映要是能獲得高票房嶽關寧願相信上官星風忽然智商在線了。
不過徐爭沒有和他賭。
第三部太遠了,徐爭還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拍完呢。
徐爭嘿嘿笑道:“你不敢了。”
嶽關瞥了徐爭一眼:“你要是敢讓囧係列第二部和《封神》第二部打擂台,你看看我敢不敢?”
徐爭眼前一亮:“你說的?要是我贏了怎麼辦?”
嶽關詫異了:“你真敢讓囧係列第二部和《封神》第二部正麵碰撞?”
徐爭也很詫異:“嶽關,你似乎搞錯了一件事。”
“什麼事?”
“《人在囧途之泰囧》的票房比《封神》高。”
嶽關:“……”
這倒是事實。
《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的時候是踩著馮小鋼的《私人訂製》上位的,同期也沒有其他能打的,所以票房一路乘風破浪。
而《封神》是從一眾好萊塢大片的夾擊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不算海外票房的話,在國內來說,《封神》的票房還真不如《人在囧途之泰囧》。
怪不得徐爭有這個自信。
“嶽關,敢不敢賭?”
“賭注呢?”
“如果囧係列第二部的票房比《封神二》票房高,你為我免費拍一部戲。”
“我贏了呢?”
“我再為你免費拍一部戲。”
嶽關看著自信的徐爭,咧開嘴笑了:“成交。”
他已經想好要拍什麼戲了。
到時候,他拍一部《膨脹大師》,專門諷刺這些功成名就以後就想輸出私貨教育觀眾的導演。
把他們拍到戲裡,讓觀眾鞭屍。
票房不票房的都無所謂。
就是圖個爽。
當為觀眾出氣了。
要文青是你們自己的事情,拍出來卻還想讓觀眾買單,你們怎麼不上天呢。
PS:先來15000字,白天還有5000,今天2萬字,繼續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