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時候,孟湛在學校裡組織了一個讀書社團,同時期還有不少類似的興趣社團成立。
比如:書法社、繪畫社、舞蹈社、話劇社……
這些都算是實驗二中的第一屆社團活動,響應的是國家的號召,積極拓展課外生活。
其實讀書社就是找個地方一起研讀課外讀物,主要以國內外名著為主。
孟湛教授的是初三年級,學生們都在忙碌的準備中考,期望考上自己理想中的高中。
像是社團活動這種非必需品,顯然不在學生們的必選名單裡。
就算是有學生想要加入,可能也通不過家長那一關。
說不定還得懟上一句:好好學習,彆不務正業。
因此,讀書社雖然被稱作社團,但規模很小,加上孟湛一共就隻有四個人。
孟湛是指導老師,成員是喬思甜、張虎和潘雲誌。
喬思甜的母親是公職人員,潘雲誌的父親是個忙碌的商人,據說張虎是某個大人物的私生子……
三個人的家庭或是開明,或是壓根就沒空搭理他們,就這樣順利的加入讀書社。
孟湛也因為指導喬思甜三人進行讀書活動,所以跟他們的關係格外親近,如同對待自己的子侄一般。
有時候,少年少女也會把自己的心事告訴他。
孟湛跟他們的關係,稱得上亦師亦友。
“原本,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他們會順利的參加中考,考入高中,成為我帶過的眾多學生之一。”
“但是,恰恰就是這個再尋常不過的過渡出了問題。”
孟湛不自覺的歎了口氣,說道:“當時中考就在我們學校舉行,我也成了一名監考老師。”
“為了公平起見,監考老師輪流監考不同的考場。”
“就是那麼巧,第二天上午考數學的時候,我負責的考場裡就有喬思甜。”
“她畢竟還是個孩子,見到監考老師是我的時候,已經緊張的麵色發白額頭冒汗了。”
“見我望過去,她的眼神躲躲閃閃,明顯藏著事。”
就是喬思甜反常的舉動引起了孟湛的注意。
他剛開始以為喬思甜是身體不舒服,想要等考試結束後立刻帶她去醫務室。
但是,隨著考試的進行,他發現喬思甜緊張的源頭並不是身體。
作為班主任,孟湛當然知道喬思甜的短板科目就是數學。
她的口袋裡藏著秘密,整個考試過程中她每次想要使用時,都會不自覺的看向孟湛。
喬思甜或許不知道,孟湛跟她一樣捏了把汗,期盼她不要犯錯。
可最終她還是去了廁所……
她去廁所到底做了什麼,當然瞞不過孟湛,但是他並沒有揭穿對方的把戲。
考試結束後,孟湛看到喬思甜長長鬆了口氣,臉色也不複剛才的蒼白,似乎終於放鬆下來。
等考試結束後,孟湛就找上了她。
“我當時也很猶豫,不想當眾揭發她。”
“如果我那樣做了,她以後的考試都將會有心理陰影,她將承受大量的輿論壓力。”
“所以,我想讓她主動去‘自首’,承擔她應該承擔的後果。”
中考結束後的暑假,在第一次讀書社團活動之後,孟湛將喬思甜叫了出去單獨談話。
他告訴了喬思甜,自己發現了她作弊的事。
他建議喬思甜主動去承認,哪怕她的中考成績會被取消,她複讀一年明年也能考上心儀的高中。
她依舊可以坦坦蕩蕩的麵對自己的成績,做個無愧於心的人。
“她隻要去坦白,就沒人會知道這件事,畢竟中考過後大家都各奔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