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皺眉詢問:“你對殺人手法有沒有什麼想法?”
江浸月用手比量著,解釋道:“就像是有人輕輕的堵住了葉琛的口鼻,令他無法呼吸後窒息而亡的。”
“一定是輕輕的,不能用力,否則會留下痕跡。”
“而且窒息的過程中,葉琛全程都沒有掙紮。”
回憶著自己看到的葉琛死亡前的3秒場景,陸執問道:“假設葉琛昨天夜間大量飲酒。”
“在頭孢和甲硝唑的雙重作用下,葉琛或許會陷入昏迷休克的地步。”
“如果有人在這時候把一個密閉的厚實塑料袋套在他的頭上,包裹嚴實。”
“葉琛是不是會被無聲無息的悶死?”
聞言,江浸月和鄭義齊齊看向他。
前者興奮,後者狐疑。
陸執怎麼會突然想到是用塑料袋的?
江浸月一拍手道:“沒錯,有這個可能性。”
鄭義卻是盯著陸執,問道:“你怎麼會想到用塑料袋的?”
“因為塑料袋乾淨……”
陸執解釋道:“如果葉琛沒有昏迷的話,被塑料袋套住或許會掙紮求救。”
“但是,他如果昏迷甚至休克了,隨便一個塑料袋就能治他於死地。”
“當然,這隻是我的猜測,並沒有證據。”
在現場,陸執也沒有找到死亡視角中那個要命的透明塑料袋。
很顯然凶手在作案之後將塑料袋拿走了,避免警方破解作案手法。
鄭義若有所思的望了他一眼。
這小子揣度凶手的行為方式很獨特,獨特的就跟他天生就很擅長犯罪一樣。
壓下心頭奇怪的念頭,鄭義問道:“按照小陸的說法,套塑料袋的話大約多久會死亡?”
“那得看多大的塑料袋了。”江浸月無語道。
“比如這麼大……”
陸執根據記憶中的畫麵,伸出雙手比量了一番。
江浸月粗略計算著:“人每分鐘需要12升的氧氣。”
“身體靜止時需要的氧氣少一些,也差不多得800毫升每分鐘。”
“就你比劃這塑料袋,也不是很能裝。”
“我瞅著頂多5分鐘人就涼涼了。”
5分鐘,相當於凶手剛套上塑料袋,受害者緊接著就死亡了。
雖然推測出了大致作案手法,幸福公寓的五個人的確沒有作案時間,調查依舊毫無進展。
鄭義有些不解:“葉琛好歹算個大老板,怎麼會不知道吃完頭孢和甲硝唑不能喝酒?”
“這算是常識吧。”
早些年或許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但是,近幾年鋪天蓋地的報道,大家對於服藥後喝酒的禁忌也多少有了警惕性。
葉琛大晚上吃完藥接著喝大酒,怎麼看都不符合常理。
陸執斟酌著說道:“我記得許願說過,昨天葉琛說他上火了牙疼。”
“甲硝唑就是治療牙疼的。”
“打電話問問她在哪兒,再跟她確認一下是否看到過葉琛吃藥。”鄭義安排道。
陸執掏出手機,對照著筆錄給許願打去了電話。
鄭義問道:“還有其他可疑的嗎?”
江浸月翻看著照片和記錄,說道:“有一些細小的痕跡,但是跟致命傷無關,都在照片裡了。”
陸執隨意瞥了一眼,恰巧看到葉琛右側耳朵後有一片淡紫色痕跡,中間一長條特彆深。
鄭義問道:“這耳朵後麵是什麼?”
江浸月解釋道:“像是被人反複吸吮留下的。”
得,肯定是繩藝高手許願的傑作。
隻是鄭義和江浸月卻沒看到,在打電話的陸執一直若有所思的盯著那片痕跡。
江浸月問道:“死者的內臟找到了嗎?”
“沒呢。”
說起來這個鄭義就頭疼。
他們至今還沒搞清楚,為什麼凶手要在被害人死後,特地挖走了他的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