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瑤是孤兒。”楊陽說道。
“她的父母在她12歲的時候因交通事故過世了,從那之後,她就被寄養在了新建的衛海市福利院。”
“因為年齡大了,一直沒有人收養她。”
“成年之後,她離開福利院,就一直一個人在外麵闖蕩,因緣巧合之下也來到了青鳥市。”
“雲瑤真的很堅強,也很樂觀。”
楊陽回憶著過去相處的種種,喃喃道:“她在我眼裡渾身都是閃光點。”
兩個人最初在一起,或許是因為性格、外貌等互相吸引,才會進一步了解。
但是,時間久了。
隨著兩人的感情深入,尤其是談到未來的時候,許多無法繞過的現實問題都會被擺到台麵上。
能順利解決,兩個人最終就會走到一起。
不能解決的話,可能看似深厚的感情,也會被現實打敗無疾而終。
楊陽和雲瑤最大的問題就是——缺錢。
他們都是工資較低的車間工人,尤其是雲瑤,她所在的車間工作十分不穩定。
有時候工廠訂單多,她沒日沒夜的乾,一個月能發到6000塊。
這個時候,她和楊陽會去超市買很多散稱的丸子。
在半地下的出租房裡,煮一鍋牛油的湯底放入丸子蔬菜等,來慶祝工資入賬。
但大多數時候,雲瑤的車間訂單都不多。
尤其是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工廠甚至已經找理由裁掉了很多工人。
雲瑤雖然沒被裁員,但是日子也不好過。
有時候隻能上半天的班,結果就是拿最基本的工資,不到3000塊錢。
而最近一年以來,這種情況正在逐漸成為常態。
兩人有時候拿著計算器,把他們在各個支付軟件和銀行卡裡的錢一筆一筆的加起來。
數算著他們的全部資產,距離置業買房結婚還有很遠的距離。
雲瑤倒是不在乎買房子還是租房子,在她看來有地方住就行。
現在房子不景氣,誰知道以後會怎麼樣?
但是,她也想要有些底氣,在婚後生育的時候能夠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所以,在車間的訂單稀少的時候,雲瑤找了份不用坐班的兼職。
楊陽說道:“那兼職就是我剛才提到的房屋中介所,在那裡往外租房賣房。”
“不僅不用坐班,也有基本工資和提成。”
“雲瑤對那份兼職工作很滿意,也很有熱情。”
“總想著有一天賣出去房子,能賺到提成後,擁有我們自己的房子。”
“甚至幻想著她以後可以轉行成職業的房產經紀人。”
“但是……她一處房子都沒賣掉,就失蹤了。”
原本一切看起來都平平無奇。
如果非要找點兒反常的現象,就是雲瑤去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房產中介所的生意似乎並不好。
中介所一共就兩名員工,也沒幾個客戶來看房子。
雲瑤的業績更是愁雲慘淡,實力演繹了什麼叫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什麼都沒乾成,雲瑤拿著中介所開的2000塊錢基礎工資時,甚至都感覺有些燙手,說她心虛得不行。”
“她就是那樣的性格,從來不會摸魚,現在不乾活就拿錢,會覺得老板被坑了。”
“但是,中介所並沒有開除她的意思。”
“她不僅拿到了一個月的工資。”
“甚至在結工資的時候,中介公司的老板給她發了一張體檢卡。”
“說是他們那裡的員工都需要進行一次全麵的身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