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微微刺眼的陽光,張放望著自己最喜歡的老師,突然有種醍醐灌頂之感。
最終,他重重關上後備箱,蓋住那堆迷人眼的紅色誘惑。
他朝著陳校長鞠了一躬:“陳老師,您教的道理,我會時刻記在心裡。”
在陳校長欣慰的目光中,張放開著車離開了珠山小學。
聞言,鄭義幾人心中不免震撼。
這個結果任誰也無法想到!
張放辛辛苦苦從陳大錢那裡坑來的三百萬,竟然是想要捐獻給母校!
陳校長給警方查看了學校門口的監控視頻,也驗證了他剛才的說辭。
張放離開的時候,那些錢的確躺在後備箱裡。
所有人不禁對陳校長發自內心的敬佩,教書育人。
陳校長是真的在引導張放走上正途!
鄭義問道:“張放有沒有說去哪兒?”
陳校長搖搖頭:“我看他當時的態度,應該是要把那些錢送回去吧。”
“那錢他不知道是從哪兒弄來的,但我猜測或許不是正途。”
“如果能物歸原主最好了,免得行差踏錯。”
物歸原主的話,豈不是張放要把錢再還給陳大錢?
鄭義又詢問了一下陳校長對張放的了解,按照校長的描述,這可是個嫉惡如仇的主兒。
張放的父母離異後,各自重新組建了家庭,他從小就是跟著爺爺長大的。
小時候有人想要欺負他,他就會發了狠的還回去。
沒有人幫他,隻有靠自己。
“張放曾經說過,他覺得這個社會病了,需要救治。”
“他是個好孩子。”陳校長歎口氣。
而在沒有找到能救治社會的辦法之前,張放會按照自己的行為準則,努力做好自己。
具體表現就是:路見不平,不服就乾。
這樣嫉惡如仇的人,不把陳大錢吊起來抽一頓都算溫和了,真的會把錢還給非法集資的陳大錢嗎?
鄭義對此表示懷疑。
他們繼續追蹤張放車輛的行蹤,發現他離開珠山小學之後,又往南開了一段路。
之後就一頭鑽到了沒有監控的盤山路上,從此徹底消失在了監控中。
原本下山之後,繼續往南到達海邊經常有漁船出海。
相對於張放想要把錢還給陳大錢,警方更願意相信陳校長在拒絕了張放之後,張放索性自己攜款潛逃了。
而他潛逃的方式或許就是走海路。
以上就是五月份警方調查之後,對於張放去向得出的結論。
但是這結論在湖底沉車和屍體被發現之後,被徹底推翻了。
現在看來,張放或許並沒有潛逃。
他很可能在離開珠山小學之後出了事,所以才會至今下落不明!
小劉把陳大錢非法集資案的經過,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兩人。
眾人對於車裡的屍體都是各有猜測。
卷卷說道:“張放會不會是在回去的路上撞死人了……”
索性就把受害者放到後備箱裡,直接棄車棄屍,而此時張放或許早已拿著錢搭船去了境外。
小劉說道:“有這個可能性。”
陸執無聲點點頭,這看起來的確是目前最合理的解釋了。
卷卷歎口氣:“剛才聽你說了捐款的事,還以為張放嫉惡如仇為人正直呢。”
“沒想到出了事之後,也不能勇於承擔責任。”
如果沒有逃跑這一出,卷卷覺得張放是真正意義上的熱血青年。
他有一顆赤子之心,哪怕吸血鬼吸他的血估計嘴上都得燙起燎泡。
但是,現在卷卷卻感覺張放的血冷了。
眾人說話間,已經驅車返回了陽城區刑警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