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微臣覺得,如今我大隋已經大敗突厥,想來十餘年內,突厥都無力侵擾我大隋,不如暫且退兵。”
然而,不等這位大臣說完,眾人目光就都落到他的身上。
下一刻,楊廣表情冷漠,沉聲道:
“難道因為突厥戰敗,我軍就要退去嗎,這麼多年來,突厥與我大隋有著血海深仇,侵擾我大隋不知凡幾。
這等野心勃勃的大敵,難道你想要讓後世之人,再麵對如今的問題嗎?”
楊廣慷慨激昂的話語,直接讓這大臣啞口無言。
這個結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因為在出發之前,楊廣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他此行,不僅僅是為了擊敗突厥,更是要徹底將突厥覆滅。
唯有這樣,才能真正的一勞永逸。
宇文化及心中冷笑,這些人看起來是顧全大局,還想要勸阻楊廣,當真是自討苦吃。
說到底,都是為了自身利益。
反正宇文化及不會這樣做,他作為楊廣的親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站在楊廣的立場上,支持楊廣的選擇。
他立刻說道:
“啟稟陛下,微臣覺得,既然突厥遭受重創,我大隋現在要做的,就是乘勝追擊,徹底除去突厥,永絕後患。”
楊廣微微點頭,他繼續看向群臣。
又陸續有人表態,他們都不傻,楊廣態度顯而易見,他們又何必與楊廣作對?
等眾人說完,楊廣的目光忽然落到了宇文成惠身上,從對突厥用兵至今,宇文成惠是當之無愧的首功。
就算不說宇文成惠深入漠北,攻破突厥王庭,生擒突厥可汗的功績,他在馬邑郡擊潰突厥十萬大軍,斬殺大都督紅海,也稱得上驚世駭俗。
念及此處,楊廣便是鬼使神差般問道:
“宇文成惠,你有什麼話要說嗎?”
聽得楊廣之言,宇文成惠稍顯詫異,他本來沒想要出風頭的。
不過既然楊廣問了,他也沒有藏著掖著,稍作斟酌之後,便說道:
“啟稟陛下,末將也覺得要乘勝追擊,不過漠北之地,麵積廣闊,如果突厥一方想逃的話,恐怕我軍也難以追上。”
此言一出,楊廣麵露詫異之色,其實這個道理,群臣未必不明白,但他們方才隻顧著表態,卻沒有提起此事。
現在宇文成惠說出,楊廣目光閃動,顯然是來了興趣,便是問道:
“那你覺得,現在應該怎麼辦?”
對此,宇文成惠早有考慮,朗聲道:
“如今突厥可汗在我們手中,若要將突厥徹底剿滅不易,但我們卻可以換個方法,以咄世吉的名義,招撫剩下的突厥殘部。
若計劃順利的話,陛下可以在漠北之地設立都護府,安排官員管轄漠北之地。
當然了,想要控製突厥各部族,還是要采用分化打壓,挑動突厥各部內鬥,等他們自相殘殺,也就沒精力想其他的事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推行漢文化,等到他們不再記得突厥文字,都隻會說漢話的時候,和我大隋的百姓又有什麼區彆?”
隨著宇文成惠說完,大帳之中瞬間一片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