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群臣心思各異,但他們都能聽出高元的決斷。既然高元已經想清楚,群臣亦是不再多言,紛紛拱手附和。
得到群臣應和,高元稍微鬆了口氣。
在他上位以來,高句麗發展迅速,他也嘗試對外擴張。
這也是激怒大隋的原因之一。
總之,在經曆了諸多事情後,高元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高句麗自然還可以繼續發展,但絕不能和大隋發生衝突。
一旦激怒大隋,對高句麗沒有半點好處,他們必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很快,高元直接下達命令,派遣大臣帶著國書,前往大隋恭賀。
——
大隋覆滅突厥,取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對周邊諸國都造成莫大衝擊。
如果大隋隻是擊潰突厥大軍,各方或許能夠理解,也不至於如此震驚。
可是,突厥竟然直接被滅了,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在大隋北方諸國,無人敢說自己就比突厥強大。
就連比他們更強的突厥都被覆滅了,那他們怎麼可能是大隋的對手?
正因為明白這個道理,各方勢力都默默做出了選擇,可謂是不約而同,派出使者向大隋稱臣,以及恭賀大隋取得的勝利。
但此刻的楊廣,並不知道這些事。
因為他已經率領大軍踏上歸途。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楊廣也曾想過,在北伐突厥的過程中,順便將西域平定。
可是真正走一趟下來,楊廣亦是頗為疲憊,無心再去西域了。
所以,在大軍休整之後,楊廣便是班師回朝。他已經取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接下來自然是宣揚他威名的時候了。
要知道,楊廣原本的目標就是覆滅突厥,成就自己的威名。他要證明給所有人看,他楊廣就是最適合當皇帝的。
楊堅沒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
而這隻是開始,接下來楊廣還有充足的時間,他會讓大隋變得更加強盛,達到史無前例的巔峰。
哪怕這條路並不簡單,但楊廣卻有著充足的信心。
他相信,隻要他想做那就一定能夠做到。
這天下也無人能夠忤逆他的命令。
大軍徐行,向著大興城靠近,因為戰鬥已經結束,他們走得並不算匆忙。
畢竟,要是晝夜兼程,疲於奔命,楊廣自己也難受。他更要在這一路上宣揚他的功績,彰顯大隋軍威。
如果不讓更多人看到,那他豈不是白來了?
也就是在這樣晃晃悠悠中,楊廣終於是來到了大興城外。
此刻的楊廣,並未坐在馬車之上,他騎著一匹通體雪白的高頭大馬,身上穿著皇帝才能穿的專屬服飾。
便是一手扯住韁繩,昂首向前而去。
這一刻的楊廣,是那麼的意氣風發,他能夠能夠感受到沿途百姓的敬畏和仰慕,這是一種令人心潮澎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