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成惠掃了一眼,心中已有猜測。
羅藝該不會想到自己有兒子,楊林沒兒子,而且他的兒子比楊林的義子都厲害吧?
如此比較,倒是沒什麼問題。
以羅成的實力,可以輕鬆吊打楊林的十二太保,就算加上十三太保秦瓊也一樣。
畢竟,羅成可是十八傑中排名第七的存在,實力何等強大。
十八傑中,實力差出一檔,戰力可謂是天差地彆。羅成和秦瓊之間,也不知差了多少個檔次了。
眾人談笑著,便是進入了大殿中。
群臣各自入列。
宇文成惠的位置並不顯眼,也不算犄角旮旯。
畢竟此番朝會,文武群臣儘皆在此,達官權貴不計其數,雖然宇文成惠有著侯爵,在這裡仍舊不夠看。
但宇文成惠並不著急,雖然他的位置不在前列,可他的存在感卻一點都不低,時不時有人向他投來詫異的目光。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宇文成惠的事跡,但眾人議論下,也能聽個大概。
宇文成惠在漠北立下的功勞,無人能夠替代。
武將一列最前方的,正是靠山王楊林。至於文官那邊,則是尚書左仆射楊素。
雖然楊素當年也是一位名將,但時至今日,他負責的多是朝堂文官事務。
至於宇文化及的位置,就在楊素後方不遠。但他的地位,顯然不能以此評判,宇文化及深受楊廣寵信,這才是真正的關鍵。
而羅藝父子,則是站在一塊,有人在比較靠前的地方。
過不多時。
隨著一聲‘陛下駕到’,在場群臣皆是冷靜下來,眾人瞬間收斂了動作,老老實實閉上了嘴,整個大殿歸於平靜。
身形挺拔,相貌俊朗的楊廣緩緩踏入大殿中,他穿著龍袍,散發著屬於天子的威嚴,無人膽敢怠慢。
楊廣神色淡然,緩緩登上皇位,他的目光平靜打量著前方眾大臣。
這時,群臣才恭敬行禮:
“微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楊廣微微抬手,臉上露出些許微笑,他自然是高興的,今日論功行賞,加封群臣,又何嘗不是在彰顯楊廣的功績?
哪怕宇文成惠深入漠北,生擒突厥可汗,並非楊廣有意為之,但隻要宇文成惠做了,而且成功了,就是楊廣的功績。
在這種情況下,楊廣怎麼可能不高興?
“諸位愛卿不必多禮,平身吧!”
楊廣抬抬手,示意群臣起身,接著說道:
“先前朕禦駕親征,北伐突厥,與眾將士經曆苦戰,終於是大獲全勝,掃滅突厥,為我大隋百姓除去大患。
朕深知諸位將士不易,是以今日論功行賞,加封功臣,以彰其能……”
不過是簡單幾句話,楊廣便是點明了今日主題,令在場群臣一陣振奮。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封賞,但能夠參與其中,目睹盛會,也是一件好事。
大隋對外的功績,某種程度上也能說明大隋國力的發展。而這件事,無疑與在場群臣息息相關,令他們與有榮焉。
說不定日後,他們也能獲得青史留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