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此刻,他們即將麵對大隋的攻勢,他們才心生惶恐,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其實已經為時晚矣。
有大臣忍不住問道:
“那豈不說,隋軍用不了多久,便要殺到我倭國來了?”
見到群臣驚訝的模樣,倭國國王麵色微冷,但他仍舊是強壓下心中不忿,說道:
“事已至此,再顧慮其他也沒意義了,隋軍步步緊逼,他們肯定不會放過我倭國,諸位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這時候,有人站出來說道:
“大王說的沒錯,隋軍絕不會善罷甘休,現如今,我倭國必須儘快調遣兵馬,在邊境構築防線,不能讓隋軍輕易登陸。
隋軍雖然強悍,但在水戰之上,我倭國將士仍舊是有一定優勢,隻要能夠將戰場控製在海上,我倭國未必不能取勝!”
不得不說,這名大臣之言不無道理,倭國國王也是認真思索起來。
隋軍擊潰倭國大軍,確實不是在海上,而是將鬆井石引入琉球。
這是不是意味著,大隋一方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在海上戰勝倭國大軍,所以他們才會在琉球布置陷阱。
想到這裡,倭國國王心情好了許多,他乃是倭國之主,一旦倭國覆滅,他自然是首當其衝,麵臨大隋的兵鋒。
在這危急時刻,他唯有竭儘全力,擋住隋軍,保住倭國才行。
很快,倭國國主點頭道:
“武藤愛卿說的沒錯,那就立刻下令,調集各處兵馬,前往阻擊隋軍,絕不能讓隋軍靠近我倭國半步。”
說到此處,倭國國王又想到些什麼,他當即說道:
“諸位還有什麼建議,但說無妨?”
這些個大臣,也是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不過這些人說的大多都是廢話,令倭國國王頗為無語。
除此之外,還有大臣提醒倭國國王,雖然沿海防線很重要,卻不能完全寄希望於此,隋軍還有可能長驅直入。
所以,作為倭國都城的邪馬台,同樣要嚴加戒備,不能疏忽大意。
否則的話,一旦讓隋軍殺到邪馬台之外,他們就隻能坐以待斃了。
可是對這名大臣之言,倭國國王卻是嗤之以鼻,他不相信隋軍能夠如此輕而易舉突破倭國防線,殺到邪馬台之外。
是以,倭國國王仍舊是將絕大多數兵馬,全都調往靠近琉球的海岸防守。
這一戰對倭國至關重要,絕不能掉以輕心。
——
楊林率領大軍,朝著倭國靠近。
可以多說,楊林此番出征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大半,隻等覆滅倭國,便可大獲全勝,帶著俘虜凱旋而歸了。
如今大軍上下,皆是士氣昂揚,他們有著必勝的決心和鬥誌。
在大軍行進之前,楊林便是派出斥候,靠近倭國打探,如今已將新消息傳回。
倭國一方,顯然已經得知前線戰報,便是匆忙從各地調遣兵馬,在前方構築了一道防線,其目的顯而易見。
那就是想要將隋軍阻擋於此。
倭國的實力,確實要比琉球強大許多,哪怕損失了十萬大軍,仍舊留有餘力,這道防線的力量,也不容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