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我軍不懼強敵,但在此與倭國消耗,拖延時間,顯然也不是明智之舉。
那這個重任,本王就交給你了,本王也相信以你的實力,定然能夠打破僵局,讓倭國一方始料未及。”
並沒有繼續和宇文成惠開玩笑,楊林直接表明了自己對宇文成惠的支持。
不需要懷疑,如今宇文成惠便是軍中第一猛將,他早就用實力證明了這一切。
哪怕是剛開始心有不服的十二太保,現在都是敬畏萬分,不敢有半分怠慢。
聽得楊林篤定的話語,宇文成惠也是神色微肅,他連忙答道:
“末將絕不會辜負王爺厚望。”
反正先把態度表明了,至於後麵怎麼做,那就是隨機應變了。
楊林也不耽擱,便是繼續安排起來:
“在正麵戰場,本王會親自領兵,牽製倭國兵馬,後麵的事情就交給你了,你需要多少兵馬,本王給你安排?”
聽到這個問題,宇文成惠並未考慮太久,他對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本身他就不擅長統兵,要是太多人反而指揮不過來。
所以,宇文成惠立刻拱手道:
“兵在精不在多,並且末此行,本就是要出其不意行事,所以,末將隻要一萬兵馬就足夠了!”
先前在漠北的時候,宇文成惠隻帶了五千兵馬,便攻破了突厥王庭,生擒突厥可汗,但這多多少少有運氣成分在裡麵。
接下來能不能這麼順利,還真不一定。
是以他並未誇下海口,而是正兒八經的向楊林要了一萬大軍。
楊林自然不會拒絕,這個答案亦是在他預期之中,便是說道:
“好,那就這樣說定了,本王分一萬兵馬給你,突襲倭國側翼的重任就交給你了,此番羅賢侄也和你一起去。
除此之外,就讓薛亮跟著你,他的實力雖然遠不如你,但多少能幫一些忙。”
隨著楊林開口,羅成和薛亮也是拱手領命,尤其是薛亮,他的表情多是有點激動。
雖然跟著楊林,一樣能夠建功立業,但他莫名有種感覺,如果跟著宇文成惠,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當然了,因為楊林已經下令,不管薛亮作何想法,也隻能遵命而行。
楊林很快將此事安排妥當,他分出一萬兵馬,由宇文成惠統領。他們將與主力分開,從另一個方向對倭國發動進攻。
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沒有誰知道戰鬥最終結果如何。
雖然宇文成惠很強,但他帶著一萬兵馬,會遇見何等強敵,一樣無法確定。
翌日。
一支兵馬分散而去,與隋軍主力分道揚鑣。
楊林和定彥平在船頭,他們看著宇文成惠離去身影,神色間都有幾分感慨。
在此之前,楊林就和定彥平達成共識,大隋有宇文成惠和羅成這等年輕戰將,就該給他們機會曆練,而非瞻前顧後。
現在的宇文成惠已經很強了,而這還不是他的極限,隨著宇文成惠年齡增長,他的實力恐怕還會更進一步。
定彥平若有所思道:
“先前宇文賢侄隻帶五千兵馬,就敢深入漠北,攻破王庭,也不知道這一次,他能給我等帶來什麼驚喜。”
這是楊林和定彥平共同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