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區37號攝像頭,型號‘海康DS2CD3T87’,廣角。”
“每隔七秒會有一次微不可察的畫麵跳幀,右下角存在百分之三的永久性陰影盲區。”
“C區巡邏崗,保安年齡四十上下。”
“每十五分鐘會低頭看三分鐘手機短視頻,巡邏路線固定,從不改變。”
“連接B1和B2層的消防通道樓梯間,頂部的煙霧傳感器外殼鬆動,是監控的絕對死角。”
……
這些信息在她的意識中彙聚,自動生成了一張三維立體、標注著所有漏洞的安保地圖。
一個小時後,水流的工作範圍從地下車庫轉移到了劉飛所在的18號樓。
她負責15層到20層的公共區域保潔。
電梯門打開的瞬間,鋪著昂貴地毯的走廊和散發著淡淡香薰味道的空氣。
與地下車庫的潮濕渾濁形成了鮮明對比。
水流用吸塵器仔細地清理著地毯上的灰塵。
她的動作很輕,幾乎沒有發出多餘的噪音。
當她工作到18層時,她特意在劉飛居住的1801室門口多停留了一會兒。
她注意到,這裡的監控攝像頭正對著電梯口。
但由於安裝角度問題,1801室門口的垃圾桶恰好處於一個微妙的側麵視角。
無法看清裡麵丟棄的具體物品。
她將垃圾桶裡的垃圾袋取出,換上新的。
就在這個過程中,她的指尖觸碰到了一個硬質的紙盒。
她沒有立刻查看,而是將垃圾袋係好。
放入了清潔車的大垃圾桶內,與其他樓層的垃圾混在一起。
整個過程自然流暢,沒有引起任何注意。
做完這一切,她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推著車,繼續清理樓道的其他角落。
當她經過一處牆壁時,她敏銳地感覺到了一絲微弱的氣流。
她默默地用手背上的汗毛仔細感知。
那氣流是從牆壁和踢腳線之間的一道極細微的縫隙中透出的。
她蹲下身,裝作擦拭踢腳線的樣子,手指輕輕敲擊著那塊牆板。
空洞的聲音。
這棟樓設計的時候,在主體結構之外,存在著大量為了鋪設複雜管線而預留的檢修通道。
隨著後期裝修和線路的改變,許多通道口被封閉了。
這裡,就是其中之一。
它連通著上下所有的樓層,甚至可以直達樓頂的通風係統和地下的管道井。
一個完美的潛入和撤離路線。
夜深了,水流的工作也接近尾聲。
她推著清潔車回到地下,將所有垃圾集中處理。
在無人關注和監控的角落,她迅速打開了來自1801室的那個垃圾袋。
一個藥品的包裝盒被她抽了出來。
“輔酶Q10軟膠囊”,下麵還有一行小字
——“改善心肌能量代謝,緩解偶發性胸悶、心悸”。
一個靈感,如電流般在林默和水流的共享意識中閃過。
這個發現,讓原本計劃中的刺殺方案,瞬間轉向了一個更隱蔽的方向。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
一名穿著“禦膳房”私家菜館外賣製服的小哥,提著一個精致的保溫食盒,走進了電梯。
水流的目光在那身製服和食盒上停留了零點五秒。
時間,深夜十一點半。
根據木石提供的資料,劉飛生活極不規律,唯獨這個習慣雷打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