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宣布金永哲無罪,並給予了象征性的國家賠償。
當形容憔悴、鬢角斑白的金永哲在幾位盧係人員的陪同下;
走出那扇象征著他半生冤屈的大門時。
麵對提前聞訊趕來的少數媒體,他老淚縱橫。
對著鏡頭方向反複念叨著“感謝盧組長”、“青天大老爺”。
這一幕通過精心安排的渠道傳播出去,在民間激起了不小的反響。
儘管連環殺手依舊逍遙法外。
但盧澤娜敢於觸碰積年舊案、為民伸冤的舉動;
與之前尹家掌控下治安局對舊案諱莫如深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知從何時起,釜城的普通市民開始私下裡,帶著幾分敬愛和期盼,稱她為“盧青天”。
這個稱號,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漣漪悄然擴散。
治安局內部,許多原本處於觀望狀態;
或因尹家長期把持而不得誌的中下層官員和技術骨乾,心態也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
他們倒向盧家,想法各異。
有人是真心折服於盧澤娜展現出的、不同於以往長官的“正氣”與擔當。
認為這才是司法者應有的麵貌。
有人則是審時度勢,看清了盧家借此機會強勢介入、尹家步步退讓的現實。
選擇站在即將崛起的新權力一邊。
還有人,則單純是對尹家體係下的僵化與不公感到厭倦,渴望改變。
無論動機如何,盧澤娜和盧家在治安局內部的人望和影響力,確實在穩步提升。
而一個更為巧合的現象,進一步鞏固了盧澤娜的聲望和“盧青天”的形象。
自她強力推行舊案清查以來。
儘管緝拿真凶的行動毫無進展。
但那令人恐懼的、針對退休司法官員的新的複仇案件,發生的頻率卻顯著降低了。
許多人都將此歸功於盧澤娜。
他們樸素的邏輯是:正因為盧組長敢於揭開黑幕,著手清理過去的冤屈。
平息了部分積怨。
使得那夥自稱“複仇者”的凶徒失去了繼續作案的部分理由。
或者至少讓他們感到了壓力,從而暫緩了行動。
這種認知,無論其邏輯是否完全嚴謹;
卻極大地增強了盧澤娜行動的正當性和民眾支持度。
——————
釜城的治安方,被內部權力的更迭和眼前棘手的連環案件牢牢束縛住了視線。
他們並未將這些手段酷烈、帶有明確複仇指向的案件;
與在龍城發生的連環殺手案聯係起來。
至於遠在黑石監獄深處的林默,更是完全處於他們的想象範圍之外。
事實上,就在針對陳泰的複仇成功實施之後。
身處黑石監獄的林默,意念微動。
下達了對文策小組的後續安排:
針對退休司法官員的複仇案件要繼續執行。
但在陳泰之後,行動需更加隱蔽,頻率可以適當降低。
關鍵在於:陳泰絕不能是連環案件最後一個目標。
他的身份特殊——正是當年親手將林默送入監獄的抓捕者。
若複仇在他這裡戛然而止,敏銳的調查者很可能會順著這條獨特的線索;
追溯到林默身上。
屆時,林默就會麵臨進入治安方視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