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師傅姓衛,是個五十來歲的漢子。
他一見劉芮英來了,立刻放下手中的鑿子,笑著迎了出來。
“劉嫂子,稀客啊!今兒怎麼有空來我這兒?”
“老衛,給你介紹下,這是我兒媳婦,林嘉。我們想請人做雞圈和鴨圈,想著你手藝靠譜,又有證,就直接找你來了。”
衛師傅一聽,臉上的笑容更濃了。
忙招呼兩人進屋坐。
“我這雞圈要靠牆,得留個小門,能開能關,清糞方便。頂上要防雨,還要裝活動的網,免得雞飛出去刨人家菜地。”
劉芮英指著院子的一角,一邊比劃一邊講解。
“雞圈一定要靠牆建,小門得用鐵扣……”
“鴨圈得靠近水缸,鴨子愛撲騰,排水溝也通暢,不能積水……”
……
跟著劉芮英忙了一下午。
林嘉算是開了眼。
從位置到設計結構。
從材料清單到工錢結算。
劉芮英事無巨細地問了個遍。
林嘉還親眼看著劉芮英如何與師傅討價還價。
如何確認工期,如何叮囑每一個細節。
自己不由得心生佩服。
她空間裡的雞鴨有自動係統對其管理。
自己根本不用操心。
光是這繁瑣的準備工作,就夠她頭疼半個月。
這邊,衛師傅給畫了張草圖。
劉芮英反複看了幾遍,確認無誤後,才拍板定下。
“就按這個做,雞圈兩個,鴨圈一個,三天後能完工吧?”
衛師傅點頭。
“沒問題,我明天就開工,三天後準能交活。”
劉芮英掏出三張工票和一疊鈔票遞到他手裡。
“這是定金,尾款做完再付。老衛,我信你,可也得按規矩來。”
衛師傅笑著收下。
“您放心,我老衛做事,從不含糊。”
雞圈鴨圈要3天後才能做好。
林嘉心裡盤算著,這三天正好可以準備飼料和墊料。
順便再去空間裡挑些體質好的雞鴨預備著。
劉芮英精力旺盛。
她剛辦完這事,立馬又有了新主意。
“光有圈不行,還得有雞鴨。走!咱們先去換幾隻小的回來,養著練手。”
林嘉點頭應下,跟著她重新踏上了巷道。
劉芮英對這一片的人家都熟悉。
哪家養雞,哪家養鴨,她心裡都有數。
而那田大娘養的蘆花雞,可是出了名的下蛋高手。
所以她們先去了田大娘家。
“芮英!稀客啊!喲,這位就是庭樾對象吧?長得真俊!”
田大娘聲音洪亮,滿臉熱情,一邊拍手一邊打量林嘉。
劉芮英笑著挽住她的手。
“她叫林嘉,剛過門,以後得多照應。”
田大娘連連點頭。
“那是自然!庭樾可是咱們大院裡的好小夥,他娶的媳婦,肯定錯不了!”
劉芮英寒暄了幾句,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
“田大姐,最近家裡要辦喜事,心裡高興,想著熱鬨熱鬨,就打算養上幾隻雞鴨。我想著跟你換幾隻雞,你看行不行?”
“哎喲,這有啥不行的!我家那隻花母雞最近一窩接一窩地孵。現在雞崽多了都快顧不過來。你要的話,連老母雞帶小雞一塊兒拿走,省得我操心,也好養!”
“那可真是太好了!”
劉芮英眉眼彎彎,臉上滿是欣喜。
“那我就要三隻帶崽的母雞,再加一隻壯實的小公雞。對了,我記得你家養鴨子了,是不是?”